[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微服務架構的業務限流方法及相關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99428.0 | 申請日: | 2020-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831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8 |
| 發明(設計)人: | 趙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英樓維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67/1008 | 分類號: | H04L67/1008;H04L67/1042;H04L47/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云曉 |
| 地址: | 400014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微服 架構 業務 限流 方法 相關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微服務架構的業務限流方法,應用于網關節點,包括獲取業務信息;根據網關節點的負載值確定業務信息進入網關節點的第一概率值;根據第一概率值確定業務信息是否進入網關節點;當業務信息進入網關節點之后,根據業務信息對應的目標集群的負載值確定業務信息發送至目標集群的第二概率值;根據第二概率值確定業務信息是否發送至目標集群。通過第一概率值來對想要進入網關節點的業務信息進行第一次過濾,通過參考目標集群負載值的第二概率值來對需要向子服務節點發送的業務信息進行第二次過濾,可以保證網關節點具有良好的流控效果以及較高的流控效率。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同樣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服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微服務架構的業務限流方法,一種基于微服務架構的業務限流裝置,一種基于微服務架構的業務限流設備以及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社會的發展,微服務系統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微服務是一個新興的軟件架構,就是把一個大型的單個應用程序和服務拆分為數十個的支持微服務。一個微服務的策略可以讓工作變得更為簡便,它可擴展單個組件而不是整個的應用程序堆棧,從而滿足服務等級協議。
在現階段,通常會使用多個子服務節點構成具有特定功能的集群,例如實現用戶管理功能的集群、用于實現訂單服務的集群、用于實現支付服務功能的集群等等。上述集群通常不對應一個實體結構,而是一個邏輯概念。在當下微服務體系架構的軟件項目中,網關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正常系統運行中總會出現網關自身或系統子服務因流量峰值過高導致系統過載,進而引起服務異常。在現有技術中,通常使用的網關限流方案,是簡單以系統單位時間處理的消息量作為流量控制依據。再一步的方案是通過識別消息請求中的用戶信息、請求地址、服務接口等信息作為流量過濾條件。此類方案配置復雜,需要提前計算好系統可以承載的消息量,無法根據系統實際負載情況進行動態的流控判斷,流控效果欠佳;同時因為對消息過多解析,導致流控本身消耗過多資源,效率低下。
所以如何提供一種流控效果好,效率高的業務限流方法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微服務架構的業務限流方法,流控效果好,流控效率高;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微服務架構的業務限流裝置,一種基于微服務架構的業務限流設備以及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流控效果好,流控效率高。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微服務架構的業務限流方法,應用于網關節點,包括:
獲取業務信息;
根據所述網關節點的負載值確定所述業務信息進入所述網關節點的第一概率值;
根據所述第一概率值確定所述業務信息是否進入所述網關節點;
當所述業務信息進入所述網關節點之后,根據所述業務信息對應的目標集群的負載值確定所述業務信息發送至所述目標集群的第二概率值;
根據所述第二概率值確定所述業務信息是否發送至所述目標集群;
當確定將所述業務信息發送至所述目標集群時,將所述業務信息分發至所述目標集群。
可選的,所述根據所述網關節點的負載值確定所述業務信息進入所述網關節點的第一概率值包括:
調用所述網關節點的負載等級;所述負載等級包括從低到高依次排列的多個負載等級;所述負載等級與對應節點的負載值相匹配;
根據所述網關節點的負載等級確定所述網關節點的第一限流值;所述第一限流值與所述負載等級成反比且一一對應;其中,最高負載等級對應最小限流值,最低負載等級對應最大限流值;
所述根據所述第一概率值確定所述業務信息是否進入所述網關節點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英樓維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重慶英樓維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9942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