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環保防腐的建筑陶瓷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94042.0 | 申請日: | 2020-06-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067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陳杰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杰明 |
| 主分類號: | C04B35/565 | 分類號: | C04B35/565;C04B35/628;C04B38/02;C04B35/622;C04B35/52;C04B41/85;B32B18/00;B32B33/00;B32B7/12;B32B37/12 |
| 代理公司: | 廣東有知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高志軍 |
| 地址: | 510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環保 防腐 建筑 陶瓷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環保防腐的建筑陶瓷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陶瓷材料包括相互貼合的結構層與功能層以及設置在功能層與結構層相背一面上的釉面層;本發明通過設置層狀的建筑陶瓷材料結構,能夠提升建筑陶瓷材料的抗裂能力,并且在孔隙度較大的功能層中填充無機相變材料,使建筑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溫能力,孔隙度較小的結構層中,流體的流動受到限制,限制了腐蝕性流體的流動,提升了建筑陶瓷材料的耐腐蝕效果;本發明結構層原料粒子與功能層原料粒子在制備過程中,將氧化錳以及硝酸鹽以溶液的形式通過浸漬的方式進入原料粒子的微孔結構中,從而使氧化物均勻的分散在原料粒子中,提升陶瓷微孔結構的均勻性,從而提升陶瓷材料的力學性質。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環保防腐的建筑陶瓷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建筑材料是一種大范圍、大規模使用的材料,可以起到保溫、防水、防曬等功能性作用以及裝飾的效果,而隨著人們環保意識以及對生存環境要求的提升,人們在尋求更加優秀的建筑材料來滿足要求,陶瓷建筑材料是一種新型的建筑材料,陶瓷建筑材料由于其具有耐高溫、耐酸堿以及高強度的特性,是目前比較常用的、受歡迎的建筑材料,而且現有技術中還經常通過對陶瓷建筑材料進行發泡處理,使陶瓷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孔隙結構,使得到的陶瓷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熱保溫效果,但是為了提升陶瓷建筑材料的保溫性能,在進行加工時,需要保證其具有較大的厚度與發泡效果,這又會占用大量的建筑空間,并提升了單塊陶瓷建筑材料的重量。
而且豐富的微孔結構導致陶瓷材料在實際使用時,在腐蝕性環境中,腐蝕性的氣體或液體容易通過陶瓷的微孔結構進入,而陶瓷的多孔結構又為陶瓷建筑材料與腐蝕性流體提供了極大的接觸面積,從而加速了陶瓷建筑材料的腐蝕,而且隨著陶瓷材料孔隙的增加,陶瓷材料與腐蝕性氣體的接觸面積就越大,這也加速了陶瓷建筑材料的腐蝕,而降低孔隙又會降低陶瓷材料的保溫效果,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環保防腐的建筑陶瓷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
1、在現有技術中,為了保證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溫效果,通常使其具有較大的厚度,這也直接提升了陶瓷建筑材料的生產成本與重量,如何在不影響其保溫效果的同時減小單片陶瓷建筑材料的厚度與重量,是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2、陶瓷建筑材料由于其多孔結構,在腐蝕性環境中,腐蝕性的氣體或液體容易通過陶瓷的微孔結構進入,而陶瓷的多孔結構又為陶瓷建筑材料與腐蝕性流體提供了極大的接觸面積,從而加速了陶瓷建筑材料的腐蝕,如何降低陶瓷材料的腐蝕,是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環保防腐的建筑陶瓷材料,包括相互貼合的結構層與功能層以及設置在功能層與結構層相背一面上的釉面層,其中結構層的孔隙度為45%-60%,功能層的孔隙度為68%-80%;
該環保防腐的建筑陶瓷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結構層原料粒子與功能層原料粒子的制備;
步驟二、將結構層原料粒子與功能層原料粒子分別加入模具中成型后在氮氣氣氛中,240-260℃溫度下預燒結10-13min,冷卻至25-60℃,得到結構層中間體與功能層中間體待用,該步驟通過聚乙烯醇粘結將各物料粘結在一起定型以方便下一步操作;
步驟三、在結構層中間體的一面上涂覆一層混和膠液,將功能層中間體疊放在涂覆有混合膠液的一層上,在功能層中間體與結構中間體相背的一面上施釉,在氮氣環境下,以2℃/min的升溫速率提升溫度至300-400℃后保溫焙燒10-15min,然后提升溫度至800-1200℃燒結35-60min得到層狀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杰明,未經陳杰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9404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