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強震動反饋的微懸浮面板安裝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86550.4 | 申請日: | 2020-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278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9 |
| 發明(設計)人: | 余力;連曉雨;萬祥;陳德剛;皮玉梅;宋選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風延鋒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B5/02 | 分類號: | F16B5/02;F16F15/04;B60K37/06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馬輝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震動 反饋 懸浮 面板 安裝 結構 | ||
一種強震動反饋的微懸浮面板安裝結構,包括可套裝在螺釘上的彈性吸能螺釘墊,彈性吸能螺釘墊為墊圈結構,彈性吸能螺釘墊的內圈直徑與螺釘的螺桿部分的外徑相配合,彈性吸能螺釘墊的外圈直徑與螺釘的螺頭部分的外徑相配合。由于彈性吸能螺釘墊由彈性吸能材料制成,所以彈性吸能螺釘墊可使面板與對手件之間有相對位置運動,使面板處于一種微懸浮狀態消除異響,且由于彈性吸能螺釘墊具有伸與縮的微量位移趨勢,所以能對撞擊沖擊起到吸能作用,從而能將震動器件的機械能轉換為熱能而消耗掉,進而消除異響;由于面板處于一種微懸浮狀態,所以震動器件的負載只有面板,這樣通過面板反饋的振幅就會更大,增加了智能觸控的真實度和體驗度。適用于汽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內飾件領域,具體為一種強震動反饋的微懸浮面板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汽車HMI從物理按鍵到觸控按鍵的發展之路伴隨著汽車智能系統的普及,汽車內飾和汽車HMI相關的產品將發生巨大的變化,我們常常說到的汽車內飾智能表面,塑電一體化,電子和內飾的融合等等概念。他們都離不開一個大的課題,那就是汽車傳統的物理按鍵開關到當下流行的觸摸開關。
現有技術的智能觸控面板普遍只有聲音反饋和顏色反饋,缺少相應的觸覺上的反饋,使得駕乘人員使用體驗感差。目前,只有少量智能觸控面板有震動反饋功能,而且這些智能觸控面板存在震感較弱、噪聲大(甚至有的車型由于震動源造成零件異響有爆破雜音)等問題,其用戶體驗感受仍比較差。由此可見,震動反饋體驗在汽車內飾件領域是一個技術瓶頸。
現有技術的智能觸控面板的面板與對手件(如擋光板、后蓋等)之間一般采用硬緊固(螺釘穿過塑料過孔與面板BOSS柱的直接緊固),震動器件設置于面板的下方,震動器件震動時,震動源造成零件異響,面板與擋光板、后蓋之間存在撞擊沖擊異響。
現有技術的智能觸控面板的子件面板與門板總成對手件裝配也采用硬緊固(螺釘穿過塑料過孔與面板BOSS柱的直接緊固),震動器件設置于面板的下方,震動器件震動時,震動源造成零件異響,面板與對手件之間存在摩擦沖擊異響。
現有技術采用硬緊固方式,使面板下方的震動器件需要驅動的負載就是是整個智能觸控面板總成與對手件的重量總和,經研究,負載越重,通過面板反饋的振幅就越小,駕乘人員察覺震感越弱。同時也由于硬緊固方式,面板撞擊沖擊異響與摩擦沖擊異響。因此給駕乘人員的體驗是震感較弱、噪聲大等比較差的體驗感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強震動反饋的微懸浮面板安裝結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強震動反饋的微懸浮面板安裝結構,包括可套裝在螺釘上的彈性吸能螺釘墊,所述彈性吸能螺釘墊為墊圈結構,所述彈性吸能螺釘墊的內圈直徑與所述螺釘的螺桿部分的外徑相配合,所述彈性吸能螺釘墊的外圈直徑與所述螺釘的螺頭部分的外徑相配合。
通過在螺釘與對手件之間加設彈性吸能螺釘墊,這樣由于彈性吸能螺釘墊由彈性吸能材料制成,所以面板在震動時,一方面,彈性吸能螺釘墊可使面板與對手件之間有相對位置運動(這個運動量很小0.2-0.3mm左右),從而使面板處于一種微懸浮狀態,進而能有效地消除異響,另一方面,由于彈性吸能螺釘墊具有伸與縮的微量位移趨勢,所以能對撞擊沖擊起到吸能作用,從而能將震動器件的機械能轉換為熱能而消耗掉,進而也能有效地消除異響;同時,由于面板處于一種微懸浮狀態,所以震動器件的負載只有面板,這樣通過面板反饋的振幅就會更大,使駕乘人員察覺震感越強烈,震動形式反饋至駕乘人員,增加了智能觸控的真實度和體驗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風延鋒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未經東風延鋒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8655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