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取栓支架及取栓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82816.8 | 申請日: | 2020-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9903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永勝;于鵬;高國慶;程舒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德諾腦神經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2/91 | 分類號: | A61F2/91;A61F2/966;A61F2/97;A61B17/221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強;李光金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濱***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支架 系統 | ||
1.一種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體,所述支架本體包括第一支架本體和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本體的遠端的第二支架本體,所述第二支架本體包括大管徑段、小管徑段和過渡段,所述大管徑段和所述小管徑段交替相接,且所述大管徑段和所述小管徑段通過所述過渡段連接,所述取栓支架具有半自由狀態和自由狀態,在所述半自由狀態下,所述第二支架本體的至少部分結構呈近似單層管狀結構;在所述自由狀態下,所述第二支架本體呈近似雙層管狀結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自由狀態下,所述大管徑段在第一投影平面的正投影與所述小管徑段在所述第一投影平面的正投影部分交疊;在所述半自由狀態下,所述大管徑段在所述第一投影平面的正投影與所述小管徑段在所述第一投影平面的正投影不交疊;其中,所述第一投影平面為與所述取栓支架的中軸線相平行的平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層管狀結構為大管徑段和所述小管徑段共同圍合形成的連續的管狀結構,以使所述單層管狀結構具有連續的內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層管狀結構的大管徑段的外徑小于所述雙層管狀結構的大管徑段的最小外徑。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管徑段構造為等徑管狀結構,在所述半自由狀態下,所述等徑管狀結構的直徑等于所述小管徑段的直徑;在所述自由狀態下,所述等徑管狀結構的直徑大于所述小管徑段的直徑。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管徑段構造為變徑管狀結構,所述變徑管狀結構呈中間大且兩端小的類橄欖狀的雙向錐形臺體,在所述半自由狀態下,至少部分所述大管徑段的中間區域的直徑等于所述小管徑段的直徑;在所述自由狀態下,所述大管徑段的中間區域的直徑均大于所述小管徑段的直徑。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管徑段的最大直徑與最小直徑的比值為1.5:1至3:1。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管徑段由多個第一閉環單元合圍形成,所述小管徑段由多個第二閉環單元合圍形成,所述過渡段由多個支撐桿合圍形成。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支撐桿包括多個第一支撐桿和多個第二支撐桿,所述多個第一支撐桿和所述多個第二支撐桿均沿第二支架本體周向間隔設置,所述多個第一支撐桿設置在所述小管徑段的近端,所述多個第二支撐桿間隔設置在所述小管徑段的遠端。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閉環單元和所述第二閉環單元均包括近端連接點和中部連接點,所述第一支撐桿的遠端連接所述第二閉環單元的近端連接點,所述第一支撐桿的近端連接所述第一閉環單元的中部連接點;所述第二支撐桿的遠端連接所述第一閉環單元的近端連接點,所述第二支撐桿的近端連接所述第二閉環單元的中部連接點。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取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閉環單元和所述第二閉環單元均包括與所述近端連接點正相對的自由端點,在由所述自由狀態切換至所述半自由狀態的過程中,所述第一閉環單元的自由端點與其遠端相鄰的所述第二閉環單元的近端連接點之間的徑向距離逐漸減小,所述第一閉環單元的近端連接點與其近端相鄰的所述第二閉環單元的自由端之間的徑向距離也逐漸減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德諾腦神經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德諾腦神經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82816.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瀕臨滅絕動物夜間跟蹤平臺
- 下一篇:存儲器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