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運用于建筑物頂面綠化的建筑框架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80543.3 | 申請日: | 2020-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928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1 |
| 發明(設計)人: | 金美齡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名陽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9/02 | 分類號: | A01G9/02;A01G27/02;A01G13/02;E04D13/00;G01V9/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創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李智祥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寺右新***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運用于 建筑物 綠化 建筑 框架結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運用于建筑物頂面綠化的建筑框架結構,涉及建筑綠化技術領域,解決了目前使用的框架結構主要用于種植養殖,不具備防護功能,在遇到暴雨天氣的時候不能對綠化植物進行保護,不利于建筑綠化植被的保護的問題。一種運用于建筑物頂面綠化的建筑框架結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頂部一側兩端固定設置有兩組剪叉升降機,且剪叉升降機的頂部固定設置有雨布卷組,通過設置有側擋板和雨布,為框架結構提供了防護功能,當遇到下雨天的時候,可以通過側擋板提升保護的高度,展開雨布后能夠將植被全部籠罩,防止植被受到雨水的破壞,為植被提供了全面的保護功能,有利于植被的防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綠化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運用于建筑物頂面綠化的建筑框架結構。
背景技術
屋頂綠化可以廣泛地理解為在各類古今建筑物、構筑物、城圍、橋梁等的屋頂、露臺、天臺、陽臺或大型人工假山山體上進行造園,種植樹木花卉的統稱。屋頂綠化對增加城市綠地面積,改善日趨惡化的人類生存環境空間;改善因城市高樓大廈林立眾多道路的硬質鋪裝所致原生態植物群落日漸稀少的狀況。
經過檢索例如專利號為CN108625474B的專利公開了一種用于建筑物頂面綠化的建筑結構,包括屋頂、底板、圓柱和圓板,所述屋頂的內部預埋有預埋柱,所述底板的內部左右側設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內部滑動插接預埋柱,所述底板的上端兩側設有錐形轉槽,所述錐形轉槽的內部轉動安裝有錐形轉板,所述錐形轉板的上端固定連接有軸套。通過軸承與圓柱的轉動配合,進一步穩定圓柱的轉動位置,更加方便將栽植盤調節到為屋頂遮擋正午陽光的位置角度位置,當下雨時,斜圓環可通過其內斜面結構,可將雨水通過其與栽植盤配合縫隙內導入盛水槽件的內部下側,毛氈層因其內部的毛氈結構,便于將進入栽植盤內部的雨水匯集起來,減少自來水的使用量。
再例如專利號為CN203407268U的專利公開了一種用于建筑物頂面綠化的綠化結構,包括屋頂層、防水保護層,防水保護層上設置抗根刺防排蓄水層和處于該抗根刺防排蓄水層上方的種植層,抗根刺防排蓄水層包括上部5~8㎜的高吸水性樹脂材料層和下部無紡布、玻璃絲布、塑料布中任意一種拱搭接而成的抗根刺材料層,種植層為土壤種植層,種植層中設置綠化營養包。本實用新型的綠化結構,簡化了層數,減少對建筑物的荷載,種植層設置有綠化營養包,有效增加種植層的肥力,提高土壤中的營養,蓄水層設置高吸水性樹脂,可吸收水分,保水能力高,在植物的根部形成微型水庫,并可吸收肥料、農藥,并緩慢釋放出來以增加肥效和藥效,有利于植物的生長。
但是,目前使用的框架結構主要用于種植養殖,不具備防護功能,在遇到暴雨天氣的時候不能對綠化植物進行保護,不利于建筑綠化植被的保護,同時不能在雨停后自動停止對植被的保護,不能將植物重新接觸空氣正常呼吸,因此,不滿足現有的需求,對此我們提出了一種運用于建筑物頂面綠化的建筑框架結構。
發明內容
(一)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運用于建筑物頂面綠化的建筑框架結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框架結構主要用于種植養殖,不具備防護功能,在遇到暴雨天氣的時候不能對綠化植物進行保護,不利于建筑綠化植被的保護,同時不能在雨停后自動停止對植被的保護,不能將植物重新接觸空氣正常呼吸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運用于建筑物頂面綠化的建筑框架結構,包括底座和判定裝置;所述底座的頂部一側兩端固定設置有兩組剪叉升降機,且剪叉升降機的頂部固定設置有雨布卷組;所述底座和雨布卷組之間固定設置有伸縮桿;所述雨布卷組的底部一體式設置有豎板結構,且豎板結構外通過螺栓固定設置有電機;所述雨布卷組還包括有側擋板和旋轉軸;所述側擋板的兩側均旋轉設置有旋轉軸,其中一組旋轉軸的中間外側固定設置有錐齒輪,且電機轉軸外部設置錐齒輪與旋轉軸嚙合傳動連接;所述判定裝置還包括有錐形斗,圓珠筒;所述判定裝置的頂部一體式設置有錐形斗,且錐形斗的頂部內側旋轉設置有過濾網;所述判定裝置的一側一體式設置有圓珠筒,且圓珠筒的底部外側設置為漏孔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名陽建筑設計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名陽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8054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