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行人主動感知的智慧社區廣告精準投放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80394.0 | 申請日: | 2020-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2419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9 |
| 發明(設計)人: | 何斌;丁躍塵;周艷敏;李剛;朱忠攀;王志鵬;徐壽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Q30/02 | 分類號: | G06Q30/02;G06N3/04;G06K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王懷瑜 |
| 地址: | 20009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行人 主動 感知 智慧 社區 廣告 精準 投放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基于行人主動感知的智慧社區廣告精準投放方法及裝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通過攝像機采集行人圖像,攝像機部署在社區的公共設施上;2)對行人圖像進行人臉識別,判斷該行人為社區內人員還是外來人員;3)對于社區內人員,從社區數據庫中調取對應的行人標簽化數據;若對于外來人員,則重新構建行人標簽化數據;4)將行人標簽化數據載入廣告推薦系統中,獲取并顯示廣告數據;5)根據行人圖像,識別行人臉部與攝像頭的位姿,判斷行人是否注意到投放的廣告,進行反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可以根據行人的用戶人臉信息進行更加精準高效的廣告投放,具有廣告投放效率高、準確率高、用戶友好度高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廣告投放領域,尤其是涉及基于行人主動感知的智慧社區廣告精準投放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廣告行業也由原來的報刊、雜志等傳統廣告傳播方式逐漸向多元化的廣告平臺過渡,廣告也越來越貼近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為一種以實體方式出現的廣告,廣告牌及滾動的廣告橫幅形式在大眾生活中出現得較為普遍,而社區及居民區內的廣告投放也是與投放用戶最密切相關的領域。社區內的居民群體較復雜,因而各式各樣的廣告主題都具有較高的市場潛力。
然而,傳統的廣告投放方式并不能做到高效、針對性的投放。現有的大多數社區內直接將廣告放置于電子屏幕上,并制作廣告序列來回滾動。這種廣播的方式往往不能根據用戶的喜好進行廣告投放,因此投放的效率也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能達到精準、高效的社區內廣告投放效果的基于行人主動感知的智慧社區廣告精準投放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基于行人主動感知的智慧社區廣告精準投放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行人圖像采集步驟:通過攝像機采集行人圖像,所述攝像機部署在社區的公共設施上;
行人識別步驟:通過目標檢測模塊對行人圖像進行人臉識別,若檢測到行人,則與預設的社區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人臉比對,判斷該行人為社區內人員還是外來人員;
行人標簽化數據獲取步驟:若檢測到行人為社區內人員,則從社區數據庫中調取該行人對應的行人標簽化數據,所述行人標簽化數據包括表象特征數據和潛在特征數據;若檢測到的行人為外來人員,則獲取該外來人員的表象特征數據,并將社區數據庫中對應的表象特征數據的社區內人員的,出現頻次最多的潛在特征數據作為該外來人員的潛在特征數據,從而構建該外來人員的行人標簽化數據;
廣告投放步驟:將行人標簽化數據載入預先訓練好的廣告推薦系統中,獲取待投放的廣告數據,并傳輸到顯示屏中,所述顯示屏部署在社區的公共設施上;
臉部姿態角檢測步驟:根據行人圖像,識別行人臉部與攝像頭的位姿,判斷行人是否注意到投放的廣告,形成反饋數據,反饋到所述廣告推薦系統中。
進一步地,行人識別步驟中,通過目標檢測算法對所述行人圖像進行人臉識別。
進一步地,行人標簽化數據獲取步驟中,通過預先訓練好的ResNet18卷積神經網絡,從行人圖像中獲取外來人員的表象特征數據。
進一步地,通過IMDB-WIKI人臉數據集對所述ResNet18卷積神經網絡進行訓練,所述ResNet18卷積神經網絡包括七個輸出神經元:兩個性別判斷輸出神經元和五個年齡段判斷數據神經元。
進一步地,所述表象特征數據包括人臉、性別和年齡段數據。
進一步地,廣告投放步驟中,所述廣告推薦系統的表達式為:
Gn×m=Un×k×Ak×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未經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8039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