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納米銀在制備抑制家蠶主要病原物家蠶微粒子藥物中的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75934.6 | 申請日: | 2020-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8873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8 |
| 發明(設計)人: | 潘敏慧;董戰旗;龍江瓊;鄭寧;陳鵬;魯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3/38 | 分類號: | A61K33/38;A61P33/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航圖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47 | 代理人: | 王貴君 |
| 地址: | 400715***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納米 制備 抑制 家蠶 主要 原物 微粒子 藥物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納米銀在制備抑制家蠶主要病原物家蠶微粒子藥物中的應用,所述納米銀呈球形,尺寸為3?24nm,晶格間距為0.23nm;通過不同濃度的納米銀溶液,對家蠶幼蟲的毒性進行測試,結果顯示各組之間家蠶幼蟲體重、繭層率以及產卵數均沒有顯著差異,表明100μg/mL以下濃度的納米銀溶液對家蠶幼蟲安全;對納米銀抗微粒子機制進行解析,發現納米銀會嚴重破壞家蠶微粒子的結構,與孢壁作用增加其通透性,從而破壞的一些DNA、蛋白質等物質,使其侵染能力大大削弱,降低了家蠶微粒子的致病能力,從而達到對家蠶微粒子的消毒效果;對家蠶家蠶微粒子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蠶桑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蠶桑生產上對家蠶微粒子有抑制作用的藥物。
背景技術
家蠶微粒子(Nosema bombycis,N.b)能夠感染家蠶(Bombyx mori)引起家蠶微粒子病(Pèbrine),給蠶業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當前防控家蠶微粒子的手段主要有:母蛾鏡檢淘汰有毒蠶種、飼養過程中嚴格消毒處理、感染后通過防微靈及阿苯達唑等化學藥物治療。由于家蠶微粒子的結構特殊,現有治療藥物效果尚不穩定,一直以來家蠶微粒子的防治工作以預防為主。但是現有的預防措施也很難達到一個理想的效果,迫切需要研發一種新型高效的防控方法。
納米銀(Ag nanoparticles,AgNPs)是粒徑為納米級的金屬銀單質,由于其獨特的表面效應,體積效應、量子尺寸效應和宏觀隧道效應等,已廣泛應用于化工、紡織、輕工、電子、生命科學、醫學等研究領域,并呈現出極其重要的應用價值。納米銀具有廣譜的抗菌特性,抗菌效果持久,且不易產生耐藥性,能夠有效的殺滅細菌、真菌、支原體等致病微生物。但是對于家蠶主要的病原微生物之一的家蠶微粒子是否也具有廣譜的消毒效果,至今還沒有確切的報道。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納米銀在制備抑制家蠶主要病原物家蠶微粒子藥物中的應用;本發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納米銀在制備抑制微孢子蟲的藥物中的應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1、納米銀在制備抑制家蠶主要病原物家蠶微粒子藥物中的應用。
優選的,所述納米銀呈球形,尺寸為3-24nm,晶格間距為0.23nm。
優選的,所述納米銀的有效濃度低于100μg/mL。
優選的,所述納米銀由以下方法制備:向硝酸銀溶液中加入牛血清蛋白,然后在沸水浴中不斷攪拌,并調節pH調至9~11反應30-60min。
優選的,所述硝酸銀溶液的質量分數為1%。
2、納米銀在制備抑制微孢子蟲的藥物中的應用。
優選的,所述納米銀呈球形,尺寸為3-24nm,晶格間距為0.23n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通過使用納米銀溶液可對家蠶主要病原微生物家蠶微粒子有較顯著的抑制作用,此方法簡單快捷,易被廣大蠶農所接受,從而達到對家蠶微粒子的防控目的。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發明提供如下附圖進行說明:
圖1納米銀制備過程。
圖2納米銀對家蠶體重的影響。
圖3納米銀對家蠶經濟性狀的影響。
圖4納米銀對家蠶產卵能力的影響。
圖5納米銀對家蠶微粒子的消毒作用。
圖6不同濃度納米銀對家蠶微粒子發芽率的影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大學,未經西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7593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采煤工作面云臺攝像儀清洗裝置
- 下一篇:降膜蒸發器以及丙交酯生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