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微電網系統中風光互補供電控制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75606.6 | 申請日: | 2020-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2587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葉峰;張遠;單水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寧科茂微電網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S10/12 | 分類號: | H02S10/12;H02S20/00;F24S25/632;F24S25/12;H02S40/38;H02J7/35 |
| 代理公司: | 嘉興海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鄭文濤 |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興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網 系統 風光 互補 供電 控制器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微電網系統中風光互補供電控制器,屬于機械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著穩定性差的問題。本微電網系統中風光互補供電控制器包括底座、連桿、光伏發電單元和風力發電單元,所述連桿包括桿段一和桿段二,上述光伏發電單元和風力發電單元均固連在桿段一上端處,上述桿段二下端固連在底座上,上述桿段一下端與桿段二上端鉸接,上述桿段一和桿段二之間還具有能兩者定位的定位機構。本微電網系統中風光互補供電控制器穩定性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微電網系統中風光互補供電控制器。
背景技術
微電網系統中風光互補供電控制器中光伏發電單元和風力發電單元均固連在桿狀的連桿上,連桿底部固連在地面處。
可以看出,現有的控制器中由于光伏發電單元和風力發電單元均位于連桿上端,光伏發電單元和風力發電單元的維護顯得不方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維護方便且結構緊湊的微電網系統中風光互補供電控制器。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微電網系統中風光互補供電控制器,包括底座、連桿、光伏發電單元和風力發電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包括桿段一和桿段二,上述光伏發電單元和風力發電單元均固連在桿段一上端處,上述桿段二下端固連在底座上,上述桿段一下端與桿段二上端鉸接,上述桿段一和桿段二之間還具有能兩者定位的定位機構。
本控制器創造性的將連桿設置為兩段:桿段一和桿段二,并且桿段一和桿段二通過定位機構定位連接。
也就是說,本控制器具有兩種狀態:
1、在定位機構作用下桿段一和桿段二軸心線重合時,桿段一和桿段二形成一筆直的連桿,此時,位于連桿上端的光伏發電單元和風力發電單元穩定的進行對應工作;
2、定位機構脫離后,桿段一相對于桿段一擺動,擺動后的桿段一能傾倒,這樣能方便的對光伏發電單元和風力發電單元進行維修操作處理。
當然,維護完畢后,桿段一與桿段二重新軸心線重合,此時,在定位機構的作用下使桿段一和桿段二重新得到定位。
在上述的微電網系統中風光互補供電控制器中,所述定位機構包括驅動件、定位桿、連接筒一和連接筒二,上述連接筒一固連在桿段一側部,上述連接筒二固連在桿段二側部,上述驅動件固連在底座上,驅動件與定位桿相連接,初始狀態時定位桿穿設在連接筒一和連接筒二內。
定位桿穿設在連接筒一和連接筒二時,能保證此時桿段一與桿段二穩定定位。
當然,連接筒一和連接筒二正對,定位桿上部穩定穿設在連接筒一內,定位桿中部穩定穿設在連接筒二內。
在上述的微電網系統中風光互補供電控制器中,所述連接筒一下端口處具有平滑過渡的導入部。
在上述的微電網系統中風光互補供電控制器中,所述導入部為連接筒一下端口處的倒角。
在上述的微電網系統中風光互補供電控制器中,所述導入部為連接筒一下端口處的圓角。
在導入部的作用下能使定位桿穩定的嵌于連接筒一內。
在上述的微電網系統中風光互補供電控制器中,所述定位桿上端呈球面。
這樣的結構也能使定位桿穩定的嵌于連接筒一內。
在上述的微電網系統中風光互補供電控制器中,所述底座上部具有凹入的連接座一,上述驅動件為電機且驅動件緊配合連接在連接座一處。
這樣能提高結構級緊湊性,避免驅動件占用過多空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寧科茂微電網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海寧科茂微電網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7560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效臭氧氧化裝置
- 下一篇:一種農業育苗用灑水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