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保溫材料的隔熱修復-性能增強的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75288.3 | 申請日: | 2020-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9470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8 |
| 發明(設計)人: | 杜宏德;李文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杜宏德 |
| 主分類號: | F16L59/02 | 分類號: | F16L59/02;F16L59/04;F16L5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黨桃桃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西安市經濟***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保溫材料 隔熱 修復 性能 增強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保溫材料的隔熱效率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保溫材料的隔熱修復?性能增強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通過對待修復輸熱管道上的常規保溫材料進行熱損失檢測和熱計算,得到常規保溫材料和氣凝膠保溫材料的厚度組合;(2)將氣凝膠保溫材料按需要的厚度分層纏繞在常規保溫材料外圍;(3)將外部包裝材料纏繞在氣凝膠保溫材料的外圍。本發明施工方法可以明顯簡化保溫材料的功能再修復和再增強的施工工藝,大大降低施工和材料成本,同時也大量減少老舊保溫材料的固體廢棄物產生,降低二次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成本和環境污染風險,即經濟又環保,且可大規模滿足現有工業輸熱管道或設施的節能降耗管理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保溫材料的隔熱效率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保溫材料的隔熱修復-性能增強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在石油化工、電廠和社會供暖管線等高溫管道上散失的熱量一直是企業隱蔽和日常管理容易被忽略的節能“黑洞”,根據相應企業的管道保溫管理調研報道,大部分管道在新鋪設時會采取較合理的保溫設計進行施工,隨著時間的進展,老舊管道保溫就會受到環境和室外雨水的侵襲,導致管道保溫材料吸水,導致保溫材料內部管道的腐蝕和保溫材料的老化,同時導致保溫材料的傳熱系數大大提升,隔熱效果大大下降,進而失去保溫隔熱的功能,然而這個環節在企業日常管理運行過程中卻常常被忽略,直至保溫使用壽命或者管道出現嚴重問題,才發現管道的保溫材料出現了問題,大大提高了輸熱管道的熱損失,提高了企業的能耗。
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是由于工廠輸熱管道或設備已經使用多年,其外部覆蓋的保溫隔熱材料和密封材料的劣化或者包覆材料的移動引起的間隙而導致的雨水等滲透,使絕熱材料被水浸漬,導致保溫材料的傳熱系數升高,大大降低保溫材料的絕熱功能。為了恢復原有設計的保溫功能或提高其保溫隔熱功能,需進行修復。傳統的施工工藝,把老舊的保溫材料進行拆卸,并更換成新的保溫材料,施工工藝復雜,使用大量的新保溫材料,同時產生大量老舊保溫材料的固體廢棄物,投資成本高,環保處置負擔大,并且仍存在3-5年后再次進行更換和投資浪費,如果將老舊保溫材料全部更換成新型氣凝膠保溫材料,投資大,企業承受負擔大大增加。因此,急需研究一種新的施工工藝,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保溫材料的隔熱修復-性能增強的施工方法。
本發明的實現過程如下:
一種用于保溫材料的隔熱修復-性能增強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通過對待修復輸熱管道上的常規保溫材料進行熱損失檢測和熱計算,得到常規保溫材料和氣凝膠保溫材料的厚度組合;
(2)將氣凝膠保溫材料按需要的厚度分層纏繞在常規保溫材料外圍;
(3)將外部包裝材料纏繞在氣凝膠保溫材料的外圍。
進一步,步驟(1)中,所述待修復輸熱管道上的常規保溫材料是舊常規保溫材料或新常規保溫材料所述氣凝膠保溫材料選自無機氣凝膠、有機氣凝膠、混合氣凝膠或復合氣凝膠,所述氣凝膠保溫材料具有疏水、排氣和隔熱作用。
進一步,所述氣凝膠保溫材料為二氧化硅氣凝膠保溫材料。
進一步,步驟(1)中,熱損失檢測的具體過程是通過使用熱成像儀對待修復輸熱管道進行熱成像分析,得出輸熱管道、常規保溫材料的溫度分布以及常規保溫材料最外層的實際溫度;熱損失檢測的過程中,使用熱成像儀對待修復輸熱管道的待修復部位或新增部位進行熱成像分析。
進一步,步驟(1)中,熱計算的具體過程是根據中國國家標準GB 50264-2013《工業設備及管道絕熱工程設計規范》的保溫隔熱工藝要求和技術經濟分析的外表面散熱溫度,選擇保溫計算和絕熱材料厚度、能量價格和保溫材料投資經濟性計算公式進行絕熱計算,以此方法得出所需常規保溫材料和氣凝膠保溫材料的厚度組合,并根據氣凝膠保溫材料市場商用規格,選取厚度和層疊組合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杜宏德,未經杜宏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7528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