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螺口成型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75139.7 | 申請日: | 2020-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4799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8 |
| 發明(設計)人: | 連運增;王大洲;陳元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歐亞包裝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B23/09 | 分類號: | C03B23/09;B29D1/00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創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陳文鐸;李宇帆 |
| 地址: | 528400 廣東省中山市火***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成型 結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螺口成型結構,包括有螺口器主體以及設在螺口器主體上的變徑套,所述的螺口器主體上活動設置有能對瓶口的內徑和外徑分別擠壓成型的內螺牙輪和外螺牙輪,螺口器主體與變徑套之間設有在瓶體驅動螺口器主體在變徑套內做軸向運動時能縮短內螺牙輪和外螺牙輪兩者圓心距d進而夾住瓶口的調節機構。本發明在瓶口放入到螺口器主體時能推動螺口器主體沿變徑套做軸向運動,同時調節結構驅動內螺牙輪和外螺牙輪縮短兩者的圓心距,對瓶口進行擠壓,由于瓶體是固定不動的,而整個裝置在運作時處于旋轉狀態,所以與瓶口接觸的內螺牙輪和外螺牙輪會同步自轉,對瓶口的內徑和外徑同時加工成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螺口成型結構。
【背景技術】
為了將瓶子與瓶蓋連接穩定,通常采用螺紋的連接方式,現有的瓶口螺紋加工的裝置一般需要多人配合完成,結構比較復雜,加工效率較低,而且加工裝置只能用于加工特定的瓶口,如需對不同壁厚的瓶口進行加工,則需要更換大量配件,費時費力,無法實現自動化加工。
本發明就是基于以上問題產生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螺口成型結構,在瓶口放入到螺口器主體時,內螺牙輪和外螺牙輪分別從瓶口的內徑和外徑夾緊瓶口,在整個裝置轉動運作時,內螺牙輪和外螺牙輪同步轉動并對瓶口螺紋成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螺口成型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螺口器主體以及設在螺口器主體上的變徑套,所述的螺口器主體上活動設置有能對瓶口的內徑和外徑分別擠壓成型的內螺牙輪和外螺牙輪,所述的螺口器主體與變徑套之間設有在瓶體驅動螺口器主體在變徑套內做軸向運動時能縮短內螺牙輪和外螺牙輪兩者圓心距d進而夾住瓶口的調節機構。
如上所述的一種螺口成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口器主體上設置有能帶動內螺牙輪擺動的第一連桿以及帶動外螺牙輪相對內螺牙輪擺動的第二連桿,所述的內螺牙輪轉動連接在第一連桿上,所述的外螺牙輪轉動連接在第二連桿上,所述的調節機構包括有設在變徑套內壁上的斜面,所述的調節機構還包括有能沿斜面上下運動并在運動時驅動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相靠攏進而縮短內螺牙輪和外螺牙輪兩者圓心距d的滾動裝置;所述的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之間還設置有能使內螺牙輪和外螺牙輪兩者圓心距d增加的驅動機構。
如上所述的一種螺口成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滾動裝置包括有能在斜面上朝變徑套內部運動時帶動第一連桿向第二連桿靠攏的第一滾輪,所述的滾動裝置還包括有能在斜面上朝向變徑套內部運動時帶動第二連桿向第一連桿靠攏的第二滾輪。
如上所述的一種螺口成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連桿上連接有第一承重塊,所述的第一滾輪轉動設在第一承重塊上。
如上所述的一種螺口成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連桿上開設有驅動槽,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有設在驅動槽內的頂銷,所述的驅動槽內設有能驅使頂銷將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分離進而增加螺牙輪和外螺牙輪兩者圓心距d的頂銷彈簧。
如上所述的一種螺口成型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能帶動螺口器主體及變徑套一同轉動的傳動軸,所述的傳動軸包括有一端與變徑套固定連接的外套,所述的傳動軸還包括有設在外套內且一端與螺口器主體連接的內套,所述的內套與外套之間設置有在內套相對外套發生位移時能使其復位的壓簧。
如上所述的一種螺口成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口器主體上連接有能對瓶體進行定位的定位裝置,所述的定位裝置包括有螺口器主體固定連接的固定蓋,所述的固定蓋內設置有能相對其轉動并能對瓶體進行定位的定位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歐亞包裝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歐亞包裝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7513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