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減振刀具自動補償切削精密深孔的加工方法和機匣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70998.7 | 申請日: | 2020-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7314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8 | 
| 發明(設計)人: | 何晉;寧雄;李鈺;胡志星;肖賀華;楊建輝;李文;曾慶雙;徐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41/02 | 分類號: | B23B41/02;B23B47/00;B23Q15/14;B64F5/00;B64D27/26 | 
| 代理公司: | 長沙智嶸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李婷婷 | 
| 地址: | 412002***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刀具 自動 補償 切削 精密 加工 方法 | ||
1.一種減振刀具自動補償切削精密深孔的加工方法,用于鈦合金或高溫合金機匣精密深孔的加工,其特征在于,精密深孔處加工預留的加工余量為3a,利用減振鏜刀采用相同的線速度和進給參數分三次進刀加工至最終尺寸,三次進刀加工包括第一次進刀、第二次進刀和第三次進刀;
三次進刀加工包括以下步驟:
S1:進行第一次進刀加工,所述第一次進刀的進刀量a1為
S2:測量精密深孔的孔徑尺寸,計算剩余加工余量A,進行第二次進刀加工,所述第二次進刀的進刀量a2為a2=A-a1;
S3:再測量精密深孔的孔徑尺寸,計算最終加工余量B,進行第三次進刀加工,所述第三次進刀的進刀量a3為B。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振刀具自動補償切削精密深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減振鏜刀的刀桿長徑比大于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振刀具自動補償切削精密深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次進刀的進刀量a1為所述減振鏜刀的刀尖圓角半徑R的1/2~3/4;和/或
所述第二次進刀的進刀量a2為所述減振鏜刀的刀尖圓角半徑R的1/2~3/4;和/或
所述第三次進刀的進刀量a3為所述減振鏜刀的刀尖圓角半徑R的1/2~3/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振刀具自動補償切削精密深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S1中第一次進刀加工的讓刀量w1為w1=kx×a1,其中:kx為修正系數,a1為第一次進刀的進刀量;
第一次進刀加工的實際去除量Y1為Y1=a1-w1。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減振刀具自動補償切削精密深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S2中,剩余加工余量A為A=3a-Y1;
第二次進刀加工實際切削量為a2+w1;
第二次進刀加工的讓刀量w2為w2=kx×(a2+w1);
第二次進刀加工的實際去除量Y2為Y2=a2+w1-w2。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減振刀具自動補償切削精密深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S3中,最終加工余量B為B=3a-Y1-Y2;
第三次進刀加工實際切削量為a3+w2;
第三次進刀加工的讓刀量w3為w3=kx×(a3+w2);
第三次進刀加工的實際去除量Y3為Y3=a3+w2-w3。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減振刀具自動補償切削精密深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次進刀加工的實際去除量Y3與所述最終加工余量B之間存在加工誤差Δa;
所述加工誤差Δa小于等于0.0009。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減振刀具自動補償切削精密深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三次進刀加工所采用的減振鏜刀的刀尖圓角半徑R為0.15mm~0.25mm。
9.一種采用權利要求1至8任一項所述的減振刀具自動補償切削精密深孔的加工方法制備獲得的機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70998.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