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螺旋產品脫模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70965.2 | 申請日: | 2020-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971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7 |
| 發明(設計)人: | 周志勇;黃顏;楊芬平;苗曉飛;葉建民;康云飛;翁吳星;鐘晰仲;朱意美 | 申請(專利權)人: | 百匯精密塑膠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44 | 分類號: | B29C45/44;B29C45/33;B29L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創為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彭西洋;謝亮 |
| 地址: | 518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螺旋 產品 脫模 系統 | ||
1.一種螺旋產品脫模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同一軸線的第一螺牙模組、第二螺牙模組和第三縮針模組,所述第二螺牙模組先將產品外圍螺紋脫模,所述第三縮針模組再脫離產品內部倒扣,所述第一螺牙模組最后完成脫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產品脫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牙模組包括第一驅動件、第一行位、若干第一螺牙鑲件、與第一螺牙鑲件數量相同的第一螺牙軌跡鑲件,所述第一行位前端安裝有第一行位鑲件,所述第一螺牙鑲件貫穿第一行位和第一行位鑲件并隨第一行位往返運動,所述第一螺牙軌跡鑲件與第一行位連接并隨第一行位往返運動,所述第一驅動件為第一行位提供動力。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產品脫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牙模組還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底座壓板,所述第一底座壓板安裝于第一底座上端,并于安裝連接處形成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螺牙軌跡鑲件一端穿過第一通孔,另一端連接第一行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產品脫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壓板上與第一通孔垂直的方向設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內安裝有第一玻珠固定塊,所述第一螺牙軌跡鑲件表面設有第一螺旋凹槽,所述第一玻珠固定塊和第一螺旋凹槽接觸的位置安裝有第一玻珠,所述第一螺牙軌跡鑲件在第一通孔內旋轉,所述第一玻珠和第一螺旋凹槽共同為第一螺牙軌跡鑲件提供旋轉軌跡。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螺旋產品脫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還包括用于支撐第一螺牙鑲件的第一軸承和用于輔助螺牙脫模的彈簧。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產品脫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牙模組包括第二行位、第二驅動件、與第一螺牙鑲件數量相同的第二螺牙軌跡鑲件,所述第二螺牙軌跡鑲件一端連接第二行位并在第二行位的帶動下往返運動,所述第二驅動件為第二行位提供動力。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螺旋產品脫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牙模組還包括第二行位前端的固定塊,用于固定第二螺牙軌跡鑲件。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螺旋產品脫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塊上與第二螺牙軌跡鑲件垂直的方向設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內安裝有第二玻珠固定塊,所述第二螺牙軌跡鑲件表面設有第二螺旋凹槽,所述第二玻珠固定塊和第二螺旋凹槽接觸的位置安裝有第二玻珠,所述第二螺牙軌跡鑲件在第二玻珠和第二螺旋凹槽的共同作用下旋轉從而實現往返運動。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螺旋產品脫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牙模組還包括螺牙軌跡連接塊和螺旋行位鑲件,所述螺旋行位鑲件連接螺牙軌跡連接塊,并通過固定條固定在第二螺牙軌跡鑲件內部,尾部通過壓塊固定連接,所述螺牙軌跡連接塊連接在第二行位內部,端部通過鎖緊塊固定,中部通過第二軸承支撐。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螺旋產品脫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縮針模組包括第三行位、第三驅動件、與第一螺牙鑲件數量相同的司筒內針和司筒外針,所述第三驅動件驅動第三行位往返運動,所述司筒外針套設在司筒內針外部并穿過第二螺牙軌跡鑲件,直至司筒外針接觸第一螺牙鑲件的前端部。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螺旋產品脫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縮針模組還包括分別用于支撐司筒內針、司筒外針的司筒內針固定塊、司筒外針放置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百匯精密塑膠模具(深圳)有限公司,未經百匯精密塑膠模具(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7096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