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Ku/Ka超寬雙頻復合饋電網絡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69968.4 | 申請日: | 2020-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0011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華信雷達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36 | 分類號: | H01Q1/36;H01Q1/50;H01Q5/5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史慧敏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無錫***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ku ka 雙頻 復合 饋電 網絡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Ku/Ka超寬雙頻復合饋電網絡系統,包括Ku/Ka超寬頻雙復合饋源、Ku/Ka超寬雙頻連接波導、緊固件、Ku/Ka超寬頻段正交模、Ka超寬頻段發阻濾波器、Ka超寬頻段收阻濾波器、Ku超寬頻圓轉方連接波導和Ku超寬頻雙端口濾波器。本發明根據實際需要發明一種可以分時工作在Ku/Ka超寬雙頻復合饋電網絡系統,Ku/Ka超寬雙頻復合饋電網絡系統作為環焦天線收發信號設備,減少占用空間;簡化Ku/Ka超寬雙頻饋電網絡,減小網絡中波導使用的數量,有助環焦天線整體天性能提升,使用方便,造價低廉。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衛星通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Ku/Ka超寬雙頻復合饋電網絡系統。
背景技術
衛星通信作為當今一種主流的通信方式,有很多獨特的優勢。衛星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對其地面站天線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寬頻帶或多頻段、低交叉極化、多波束、寬掃描角度范圍、雙極化或多極化等等。此外,衛星移動通信業的發展也要求地面站天線還必須具有動中通功能,并滿足體積小、生量輕、造價低等要求。傳統的環焦天線越來越難以滿足這些要求,一般相控陣掃描系統雖然可以滿足上述絕大部分要求,但其制造成本太高,結構復雜,難以被廣泛使用;而作為環焦其前端饋電網絡系統,天線在小型化、寬帶化(包含多頻帶)以及一體化方面發展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和挑戰。Ku/Ka超寬雙頻復合饋電網絡系統是Ku/Ka雙頻段環焦天線的重要組成部分,Ku/Ka雙頻段環焦天線更是衛星車載站、地面站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于衛星車載站、地面站與其他固定站或機動站之間話音、數據及圖像等業務的雙向實時動中傳輸。傳統Ku/Ka雙頻饋電網絡系統可分時工作于Ku頻段(12.25-12.75GHz/14.00-14.50GHz)與Ka頻段(19.6-21.2GHz/29.4-31GHz);而Ku/Ka超寬雙頻復合饋電網絡系統可分時工作于Ku頻段(10.70-12.75GHz/13.00-14.50GHz)與Ka頻段(17-21.2GHz/27.5-31GHz)。
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Ku/Ka超雙頻饋電網絡系統,主要是由分開的Ku饋電網絡系統與Ka饋電網絡系統組成,在實際使用中需要來回切換兩套饋電網絡系統。Ku/Ka雙頻段天線多用在環焦天線上,Ku饋電網絡系統與Ka饋電網絡系統中的饋源因工作頻段不同,兩不同頻段饋源很難做到相位中心在一條水平線上,相應帶來整體天線電性能取舍問題,以往經驗大多天線設計師采用取兩不同頻段饋源相位中心的中間點,做為最終的相位中心點,這樣做使整體天線的電性能指標都會變差些。環焦天線預留給饋電網絡空間十分有限、饋電網絡占用空間過大會對信號遮擋、帶來增益、第一旁瓣電平、遠旁瓣包絡極速變差等實際問題,出于實際問題急切需要在很多應用場合中將Ku頻段、Ka頻段天線需放置在一起工作,因此設計可以工作在Ku頻段、Ka頻段并均有良好特性的復合天線及饋電網絡十分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Ku/Ka超寬雙頻復合饋電網絡系統,解決上述問題實現信號在Ku頻段、Ka頻段傳輸,整體結構緊湊、空間小、易加工、造價低、性能優良。
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Ku/Ka超寬雙頻復合饋電網絡系統,包括Ku/Ka超寬頻雙復合饋源、Ku/Ka超寬雙頻連接波導、緊固件、Ku/Ka超寬頻段正交模、Ka超寬頻段發阻濾波器、Ka超寬頻段收阻濾波器、Ku超寬頻圓轉方連接波導和Ku超寬頻雙端口濾波器;
所述Ku/Ka超寬頻雙復合饋源引入產生高次模TM11及其他高次模,通過合適地配置高次模與主模的相對相位,使E面和H面方向圖波瓣寬度基本一致,約束在Ku/Ka超寬雙頻段等化量,實現等化波束;所述Ku/Ka超寬頻雙復合饋源通過Ku/Ka超寬雙頻連接波導連接緊固件一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華信雷達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未經無錫華信雷達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996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