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高溫碳化硅壓力傳感器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69840.8 | 申請日: | 2020-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0740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0 |
| 發明(設計)人: | 趙玉龍;王魯康;趙友;龔濤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L29/84 | 分類號: | H01L29/84;G01L9/06;B81C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詠華 |
| 地址: | 710049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高溫 碳化硅 壓力傳感器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耐高溫碳化硅壓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壓敏芯片(1)和封裝結構,壓敏芯片(1)固定設置在封裝結構中,所述壓敏芯片(1)為4H-SiC;
壓敏芯片(1)的正面中心位置設置有敏感膜片(101),圍繞敏感膜片(101)設置有四個4H-SiC體型引線(103),四個4H-SiC體型引線(103)分別設置在壓敏芯片(1)四角處;4H-SiC體型引線(103)是長度和寬度尺寸近似相等、高摻雜濃度的片狀碳化硅晶體,由N型高摻雜外延層(201)刻蝕形成;每一個4H-SiC體型引線(103)的外側邊和壓敏芯片(1)的外側邊重合,內側邊和敏感膜片(101)邊部接觸,相鄰的4H-SiC體型引線(103)之間設置有隔離槽(104),每一個4H-SiC體型引線(103)中設置有金屬焊盤(105),四個金屬焊盤(105)圍繞壓敏芯片(1)的中心等分布置;
所述敏感膜片(101)上沿其周向等分設置有四對壓敏電阻條(106),每一對壓敏電阻條(106)包括兩個單獨電阻條(1063),每一對壓敏電阻條(106)中的兩個單獨電阻條(1063)通過短金屬引線(107)連通,每一個單獨電阻條(1063)通過一個長金屬引線(108)和一個4H-SiC體型引線(103)連通,一個4H-SiC體型引線(103)連通有兩個單獨電阻條(1063);
金屬焊盤(105)和4H-SiC體型引線(103)的連接區域,短金屬引線(107)和壓敏電阻條(106)的連接區域,長金屬引線(108)和4H-SiC體型引線(103)的連接區域共同組成歐姆接觸區(10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高溫碳化硅壓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四對壓敏電阻條(106)均沿X方向設置,四對壓敏電阻條(106)包括兩對第一壓敏電阻條(1061)和兩對第二壓敏電阻條(1062);兩對第一壓敏電阻條(1061)相對于Y方向中心線對稱,兩對第二壓敏電阻條(1062)相對于X方向中心線對稱;每一對第一壓敏電阻條(1061)中的兩個單獨電阻條(1063)相對于X方向中心線對稱,每一對第二壓敏電阻條(1062)中的單獨電阻條(1063)在Y方向中心線兩邊的距離相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高溫碳化硅壓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焊盤(105)、短金屬引線(107)和長金屬引線(108)均為多層金屬及金屬化合物組合,自上而下分別為Ti、TiN和Pt。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的耐高溫碳化硅壓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裝結構包括蓋板(2)和四個鉑線(7),蓋板(2)的正面和壓敏芯片(1)的正面鍵合,蓋板(2)的背面固定連接有底座(3);底座(3)的外側壁通過焊接連接有管殼(4)和保護帽(5),保護帽(5)在管殼(4)的上部,保護帽(5)將壓敏芯片(1)和蓋板(2)罩在底座(3)和保護帽(5)之間;管殼(4)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螺紋管(6);四個鉑線(7)從上到下依次貫穿蓋板(2)和底座(3);每一個鉑線(7)上端分別和一個金屬焊盤(105)固定連接,下端固定設置在螺紋管(6)中。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耐高溫碳化硅壓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蓋板(2)和底座(3)之間通過高性能陶瓷膠(2004)粘結。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耐高溫碳化硅壓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蓋板(2)和4H-SiC體型引線(103)同質鍵合。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耐高溫碳化硅壓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蓋板(2)中開設有四個第一通孔(2002),底座(3)中開設有四個第二通孔(3001);每一個鉑線(7)從下到上依次穿過一個第二通孔(3001)和一個第一通孔(2002);第一通孔(2002)的直徑大于金屬焊盤(105)的直徑,第二通孔(3001)和第一通孔(2002)內填充有導電漿料(2003)。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耐高溫碳化硅壓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2)的正面開設第二凹腔(2001);壓敏芯片(1)的背面開設有第一凹腔(102),第一凹腔(102)的直徑及圓心和敏感膜片(101)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未經西安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9840.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