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69589.5 | 申請日: | 2020-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9445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梅;謝孟君;鄧立萍;謝學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6/537 | 分類號: | A61K36/537;A61P3/10;A61P9/10;A61P27/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峽;張娟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糖尿病 視網膜 病變 藥物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用途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屬于中藥領域。該藥物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人參1~5份、葛根1~5份、丹參1~5份。本發明藥物組合物各藥物配伍精當,益氣活血,對于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具有顯著的效果。本發明藥物組合物可用于制備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藥物,為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提供另外一種治療方法,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術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DR,Diabetic retinopathy),是由糖尿病引起的眼底視網膜微血管病變,具有特異性,是糖尿病的嚴重微血管并發癥之一,也是成年勞動人群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現在,DR已經成為全球范圍內青壯年勞動力人群的首要致盲原因,西方國家老年患者雙眼致盲主要原因之一。DR的視力喪失主要歸因于視網膜血管異常(包括高通透性、低灌注和新血管生成)最終導致視網膜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的解剖和功能改變。
近年來,中醫藥在輔助治療糖尿病及其并發癥方面得到廣泛應用,為防治DR提供了一種新思路。臨床和文獻中,中藥對DR的治法較多,其中益氣方(芪燈明目、芪參益氣復方制劑等)通過益氣滋陰、通絡明目,達到減輕視網膜的損害;而補腎方(紅景天、雙丹明目復方制劑等)通過填補DR引起的腎陽陰虛,達到治療效果。兩者在臨床和研究中都使用廣泛、療效顯著。
專利號為200910308470.3的專利公開了一種由地黃、丹參、人參、葛根配伍組成針對DR研發的中藥復方,干地黃性味甘、微溫,歸肝、腎經,具有滋補腎陰、益精明目之功,達到補虛治本之目的;丹參性味苦、微寒,歸心、心包、肝經,具有涼血活血祛瘀、養血安神之功,達到消目中之瘀血而不傷正之目的;人參味甘、微苦、微溫。歸脾、肺經,具有大補元氣、補益脾肺、生津止渴之功,與丹參配伍達到益氣活血之功;用葛根以生津、使津生而脈絡和,且葛根能升陽開竅、升達目竅而明目之目的。諸藥合用,不僅補其肝腎之不足,益氣養血升津,以治其本;而且能行血分之瘀滯、通目中之經絡、開玄府而明目,活血而不傷血,祛瘀而又生新,達到標本兼治之目的。但是對于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需要探索具有更好的防治效果的藥物。
目前,尚未見本申請藥物組合物用于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藥物組合物,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人參1~5份、葛根1~5份、丹參1~5份。
進一步地,前述的藥物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人參1份、葛根2份、丹參2份。
進一步地,前述的藥物組合物是由各重量配比原料藥的原生藥粉、水或有機溶劑提取物,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或者輔助性成分制備而成的制劑。
進一步地,所述制劑為口服制劑。
進一步地,所述口服制劑為湯劑、散劑、粉劑、顆粒劑、丸劑、片劑、膏劑、膠囊劑、口服液、袋泡茶。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制備前述的藥物組合物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直接打粉,或者加入水或有機溶劑提取,再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或者輔助性成分,即得。
進一步地,前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粉碎后煎煮2~3次,每次煎煮加入6~8倍量的水,煎煮30~60分鐘,取濾液,即得。
進一步地,前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粉碎,第一次煎煮以8倍量水煎煮1小時,過濾,藥渣第二次以6倍量水煎煮1小時,過濾,合并濾液加熱濃縮,即得。
本發明還提供了前述的藥物組合物在制備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藥物中的用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中醫藥大學,未經成都中醫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958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