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綜采工作面氣液噴霧降塵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68946.6 | 申請日: | 2020-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7754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袁亮;陳清華;江丙友;邱進偉;唐明云;任波;蘇明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理工大學;平安煤炭開采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5/04 | 分類號: | E21F5/04;E21C35/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王依 |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工作面 噴霧 降塵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綜采工作面氣液噴霧降塵系統,屬于降塵系統領域。一種綜采工作面氣液噴霧降塵系統,包括霧化加濕子系統、邊界霧簾子系統與塵霧回收子系統,均布置在綜采工作面的外側;所述邊界霧簾子系統包括安裝在液壓支架上的高壓刀形噴嘴;所述霧化加濕子系統包括噴霧降塵器,所述噴霧降塵器安裝在采煤機的搖臂上,其噴射水霧完全地覆蓋所述高壓刀形噴嘴;所述塵霧回收子系統包括安裝在半環抱型支撐座上的風水聯動除塵裝置,布置于所述噴霧降塵器下方,用于收集所述噴霧降塵器噴射的水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的降塵系統能夠提升降塵效果,有效控制綜采工作面甚至整個采礦區內的粉塵濃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降塵系統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綜采工作面氣液噴霧降塵系統。
背景技術
綜采工作面是煤礦井下的主要塵源點之一。隨著煤礦開采技術的發展,大型的采煤機械得到了廣泛應用,使得產煤量大大增加。高強度的煤礦開采產生了高濃度的粉塵,對現場操作人員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另外,高濃度的粉塵還會導致粉塵爆炸等事故,嚴重危害生產安全。所以,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綜采工作面的粉塵濃度就成了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實際的采煤環境下,復雜的流場分布成為了粉塵防控的主要影響因素。目前存在的降塵方法,一般僅僅只對塵源進行單一的噴霧加濕沉降,并未設置封閉空間和粉塵回收系統,不僅降塵效果差,還可能導致二次污染。井下降塵裝置一般采用銅噴嘴,但噴嘴噴出的水霧范圍較大,會對施工人員的操作視線產生不利影響,提高了作業難度。
如,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1810077570.9,申請日為2018年8月31日,發明創造名稱為:一種綜采面降塵系統裝置及降塵方法,該申請案的綜采面降塵系統裝置及降塵方法,可用于采煤機割煤時粉塵量比較大的綜采面,該發明中裝置包括設置在采煤機上的采煤機降塵組件和設置在液壓支架上的液壓支架降塵組件,在現有采煤器械上進行改造,并通過粉塵濃度檢測傳感器感應粉塵濃度,降塵組件配合自動啟停,通過水幕對采煤機割煤時產生的粉塵、煤壁、綜采面的粉塵進行攔截、濕潤,最終沉降,控制綜采面的粉塵濃度,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綜采面粉塵的濃度。但該申請案的未設有回收裝置,且使用環形噴嘴噴霧范圍較大,易使工作區能見度變差,降塵效果有待進一步提高。
又如,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1811107811.6,申請日為2018年12月18日,發明創造名稱為:一種綜采工作面采煤機逆風割煤產塵綜合治理方法,該申請案公開了一種綜采工作面采煤機逆風割煤產塵綜合治理方法。首先利用第一噴霧裝置快速濕潤采煤機前后滾筒及其附近垮落的破碎煤體;再利用擋塵簾、第二噴霧裝置、第三噴霧裝置引導已經飛揚起來的粉塵沿煤壁一側向下運移;再利用第四噴霧裝置以及第五噴霧裝置集中高效凈化被引導至煤壁一側運移的高濃度含塵氣流;最后再利用第六噴霧裝置對逃逸出粉塵進行沉降,從而提高了粉塵降塵效率。但該申請案中缺乏對人員操作區域降塵的考慮,對粉塵的凈化效果相對較差,仍需向高效全面降塵方向改進。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綜采工作面氣液噴霧降塵系統,該系統通過能夠有效控制綜采工作面所產生的粉塵,極大程度降低了采煤區的粉塵濃度。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綜采工作面氣液噴霧降塵系統,包括霧化加濕子系統、邊界霧簾子系統與塵霧回收子系統,均布置在綜采工作面的外側;所述邊界霧簾子系統包括安裝在液壓支架上的高壓刀形噴嘴;所述霧化加濕子系統包括噴霧降塵器,所述噴霧降塵器安裝在采煤機的搖臂上,其噴射水霧完全地覆蓋所述高壓刀形噴嘴;所述塵霧回收子系統包括安裝在半環抱型支撐座上的風水聯動除塵裝置,布置于所述噴霧降塵器下方,用于收集所述噴霧降塵器噴射的水霧。
進一步地,所述噴霧降塵器通過噴霧降塵器支座固定在所述搖臂上,所述噴霧降塵器支座安裝在半環抱型支撐座上,所述噴霧降塵器通過液壓桿對噴霧的角度進行調節。
進一步地,所述半環抱型支撐座包括勺形上支撐座和階梯型下支撐座,所述勺形上支撐座和階梯型下支撐座通過螺栓連接和點焊接組合的方式進行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理工大學;平安煤炭開采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安徽理工大學;平安煤炭開采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894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蒸汽管路系統及蒸汽管道裂紋損傷控制方法
- 下一篇:仿生診脈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