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礦石爆破塊度分布的評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67532.1 | 申請日: | 2020-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375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曉光;劉艷霞;凌長江;劉開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包頭市資達爆破設計施工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84 | 分類號: | G01N21/84;G06T7/13;G06T7/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李昆蔚 |
| 地址: | 014070 內蒙古自治***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礦石 爆破 分布 評價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礦石爆破塊度分布的評價方法,屬于民用爆破技術領域。本評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向巖塊堆放入標準比例球,形成檢測巖堆;S2、對步驟S1得到的檢測巖堆拍攝圖像,得到檢測圖像;S3、對步驟S2得到的檢測圖像描繪,獲得若干巖塊輪廓圖像,采用比例尺測量若干所述巖塊輪廓圖像,得到巖塊輪廓比例數據;S4、根據步驟S3得到的巖塊輪廓比例數據與所述標準比例球對比,計算出不同大小的巖塊輪廓占比,得到巖塊塊度分布數據。本評價方法能夠方便快速的對爆破巖塊的塊度分布情況進行評價,從而能夠對爆破效果進行評價。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民用爆破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礦石爆破塊度分布的評價方法。
背景技術
民用爆破施工中,在爆破之后需要對爆破效果進行及時分析,目前常用的是根據爆破之后的塊度所占比例來評價爆破效果。
目前對塊度的測量方法主要采用人工直接測量,具體為對爆破之后的巖塊樣品采集,對巖口進行直接測量,然后經統計分析得出各塊度的占比。但是由于巖塊樣品數量過多,同時采集時受到的干擾因素較多,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來檢測,從而對巖塊的塊度的檢測效率不高,同時耗費的成本過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礦石爆破塊度分布的評價方法,能夠方便快速的對爆破巖塊的塊度分布情況進行評價,從而能夠對爆破效果進行評價。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礦石爆破塊度分布的評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向巖塊堆放入標準比例球,形成檢測巖堆;
S2、對步驟S1得到的檢測巖堆拍攝圖像,得到檢測圖像;
S3、對步驟S2得到的檢測圖像描繪,獲得若干巖塊輪廓圖像,采用比例尺測量若干所述巖塊輪廓圖像,得到巖塊輪廓比例數據;
S4、根據步驟S3得到的巖塊輪廓比例數據與所述標準比例球對比,計算出不同大小的巖塊輪廓占比,得到巖塊塊度分布數據。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過設置的標準比例球與拍攝的檢測圖像進行對比,將巖塊縮小比例后,進行測量,可非常方便的在檢測圖像上測量,不需要對每個巖塊進行采集測量,節約了大量勞動力;
(2)通過拍攝檢測圖像進行測量,能夠減小人工對每個巖塊測量時產生的誤差,從而提高對巖塊的塊度分布的準確度,同時提高了評價效率,提高了對爆破效果的評價效率。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在步驟S2中,所述拍攝圖像采用垂直于所述檢測巖堆拍攝。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為了消除邊界變形,減小測量誤差。
進一步,在步驟S2中,所述檢測圖像為3-6張,所述檢測圖像的拍攝水平長度為0.5-7m。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拍攝不同遠近的圖像,能夠針對不同大小的巖塊進行分析,分析更準確。
進一步,在步驟S2中,所述檢測圖像為3張,所述檢測圖像的拍攝水平長度分別為0.5m、3m和7m。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夠分別對應大巖塊、中巖塊和小巖塊,提高效率的同時,測量精度同樣高。
進一步,在步驟3中,所述對步驟S2得到的檢測圖像描繪,獲得若干巖塊輪廓圖像,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31:降低所述檢測圖像的分辨率,裁剪檢測圖像,刪除干擾邊緣區域,獲得校準檢測圖像;
步驟32:對所述校準檢測圖像中巖塊的邊界描線,得到描繪線,對描繪線編輯,去除錯誤描繪線和點狀描繪線,將相對應的描繪線連接成閉合圓圈,即得到若干巖塊輪廓圖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包頭市資達爆破設計施工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包頭市資達爆破設計施工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753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配電盤檢測裝置
- 下一篇:車輪清潔車道的建設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