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微型樁框架式管道抗震防護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67389.6 | 申請日: | 2020-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205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楊大慎;肖世國;姜紅濤;齊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華南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55/035 | 分類號: | F16L55/035;F16L3/00;F16L57/00;E02D27/46;E02D27/1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順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李順德 |
| 地址: | 51018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型 框架 管道 抗震 防護 結構 | ||
本發明專利涉及管道施工,具體涉及微型樁框架式管道抗震防護結構,包括頂板和打入土體的微型樁,所述微型樁固定于所述頂板中,二者整體形成空間框架結構,頂板通過該微型樁設置于山體坡腳處;一個所述頂板與至少四根微型樁形成用于套裝管道的一個框架結構,該一個框架結構為一個防護單元,所述防護單元沿一定方向排列形成用于保護管道的通道。通過設置上述的微型樁框架式管道抗震防護結構,以保護沿山體坡腳鋪設的長輸油氣管道,使其在強震作用下降低破壞或較大變形的風險。
技術領域
本發明專利涉及管道施工,具體涉及微型樁框架式管道抗震防護結構。
背景技術
管道運輸是能源輸送的主要手段,在現代化的工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其在輸送水、油、氣以及通信、供電、交通和排水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長輸油氣管道,因管道線路長,經過或跨越的管道條件復雜,不同區段的管道遭受的地震作用不同,各個管段的破壞狀態、破壞程度不同。對于沿山體坡腳鋪設的管道,在地震作用下,可能因其中某一段管道的受到滑坡推力擠壓而產生破壞,對整個輸送管網產生不利影響,嚴重時可能導致整個輸送線路癱瘓。
理論上,提高管材的延性、增加管道的壁厚、改變斷層平面與管軸之間的夾角、選擇管道穿越斷層的位置等措施可以一定程度減小地震對管道的威脅。然而,這些措施也都存在負面因素,如:提高管材延性或增加管道壁厚會大量增加高等級鋼材的用量或管道重量,使成本增加,在經濟上弱點突出;正確的選擇斷層平面與管軸之間的夾角,可使管線在斷層運動時受拉,避免發生壓縮性屈曲破壞,但是精確確定斷層平面的走向有一定的難度,實際工程中相關操作效果的可靠性難以充分保障。同時,由于地震斷層位移發生的不確定性,管道在斷層位移時具體所受的拉、壓、彎、扭等也難以準確判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較好抗震性能的微型樁框架式管道抗震防護結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微型樁框架式管道抗震防護結構,包括頂板和打入土體的微型樁,所述微型樁固定于所述頂板中,二者整體上形成空間框架結構,頂板通過該微型樁設置于山體坡腳處;一個所述頂板與至少四根微型樁形成用于套裝管道的一框架結構,該一框架結構為一個防護單元,所述防護單元沿一定方向排列形成用于保護管道的通道。
進一步地是,所述頂板內設置有用于管道穿設的通孔,頂板上的通孔經過排列后形成用于套裝管道的通道。
進一步地是,所述通道位于頂板下面,所述通道位于各微型樁之間空隙中。
進一步地是,所述相鄰防護單元之間的間距4~5m。當距離過大時,結構整體抗彎能力減弱;當距離過小時,一方面,材料用量增加導致工程費用增大,另一方面,各微型樁施工可能存在相互干擾的問題。
進一步地是,一個所述防護單元包含至少四根微型樁,對稱分布于管道兩側。
進一步地是,所述頂板的上側表面位于土體外,所述微型樁固定于頂板中。
進一步地是,所述微型樁與管道之間留有存在土體的空隙。
進一步地是,所述頂板與管道之間留有存在土體的空隙。
進一步地是,所述微型樁的直徑為70~300mm的鉆孔灌注樁。
進一步地是,所述頂板為鋼筋混凝土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華南分公司,未經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華南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738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干性食品包裝紙的甜味劑組合物
- 下一篇:紐扣電池及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