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微流控芯片的驅動及加液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67273.2 | 申請日: | 2020-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5840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1 |
| 發明(設計)人: | 顏菁;張靜;王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邦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L3/00 | 分類號: | B01L3/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李萍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微流控 芯片 驅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微流控芯片的驅動及加液裝置,其包括:芯片托盤,其用于裝載微流控芯片;試劑注入機構,其用于將預存在所述微流控芯片中的試劑注入所述微流控芯片的檢測區;及驅動機構,其用于使所述芯片托盤上的所述微流控芯片相對所述試劑注入機構移動,所述驅動機構和所述芯片托盤連接;其中,所述芯片托盤具有用于供所述試劑注入機構插入所述微流控芯片中以推動所述試劑的試劑注入位置。本發明能夠自動加入試劑,操作方便。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領域,涉及一種用于微流控芯片的驅動及加液裝置。
背景技術
微流控芯片系統在化工、能源、環境及醫療等領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微流控芯片可以通過對流質的操控,實現微分析、混合或分離等功能。例如噬菌體芯片,能夠用于檢測生物樣本中的細菌,如結核分枝桿菌等。通過微流控芯片進行檢測時,往往需要一些列處理,如加入各種試劑(如緩沖液、發光反應液等)。目前,這些處理大多通過人工進行,操作繁瑣且不方便,效率較低,自動化程度較低。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微流控芯片的驅動及加液裝置,能夠自動加入試劑,操作方便。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用于微流控芯片的驅動及加液裝置,包括:
芯片托盤,其用于裝載微流控芯片;
試劑注入機構,其用于將預存在所述微流控芯片中的試劑注入所述微流控芯片的檢測區;及
驅動機構,其用于使所述芯片托盤上的所述微流控芯片相對所述試劑注入機構移動,所述驅動機構和所述芯片托盤連接;
其中,所述芯片托盤具有用于供所述試劑注入機構插入所述微流控芯片中以推動所述試劑的試劑注入位置。
進一步地,所述芯片托盤上設置有可供所述微流控芯片卡入的安裝槽。
進一步地,所述芯片托盤可滑動地設置于導軌上。
進一步地,所述試劑注入機構包括一或多個能夠插入所述微流控芯片中的推桿。
在一特定的實施例中,所述試劑注入機構包括能夠移動的第一推桿及固定設置的第二推桿。
優選地,所述試劑注入機構還包括安裝板,所述第一推桿可移動地設置于所述安裝板上,所述第二推桿固定設置于所述安裝板上。
更優選地,所述安裝板上固定設置有推桿座,所述第一推桿可沿其長度方向移動地穿設于所述安裝板上,且所述第一推桿的一端部可移動地插入所述推桿座中,所述第一推桿的所述一端部和所述推桿座之間設置有彈性件。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彈性件為頂設于所述第一推桿的所述一端部和所述推桿座之間的壓簧。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第一推桿的可插入所述微流控芯片內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二推桿的可插入所述微流控芯片內的長度。
進一步地,所述芯片托盤具有對應所述第一推桿的第一個試劑注入位置和對應所述第二推桿的第二個試劑注入位置。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和所述芯片托盤連接。
本發明采用以上方案,相比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
本發明的用于微流控芯片的驅動及加液裝置,在芯片托盤攜帶微流控芯片移動的過程,通過試劑注入機構自動將試劑注入檢測區中只需控制芯片托盤移動即可加入試劑,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邦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邦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727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