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方便整理布線的電纜分支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67079.4 | 申請日: | 2020-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5522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8 |
| 發明(設計)人: | 唐海燕;何雄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海燕電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3/16 | 分類號: | H02G3/16;H02G3/08 |
| 代理公司: | 長沙中海宏圖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24 | 代理人: | 夏軒 |
| 地址: | 4220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方便 整理 布線 電纜 分支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方便整理布線的電纜分支箱,包括箱體,所述箱體的背部固定連接有安裝板。本發明涉及工廠供電設備領域。該方便整理布線的電纜分支箱通過壓板對分支線纜進行壓合,分線板對分支線纜進行捋平和分散作用,方便了操作人員的排線布線,通過壓板、分線板配合安裝板對分支線纜的壓合動作,實現了分支線纜的良好夾持效果,增強了線纜的之間位置的固定性,通過壓板和分線板對分支線纜進行夾持,使得線纜之間相互獨立,間距更加均勻,減小了漏電時線纜電弧的產生的幾率和危害。這解決了現有的線纜因自身材質粗硬導致箱體內排線操作困難,分支線纜在箱體內的固定效果不強容易被牽扯,線纜間距太近,漏電容易產生電弧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廠供電設備領域,具體為一種方便整理布線的電纜分支箱。
背景技術
電纜分支箱僅作為電纜分支使用,電纜分支箱的主要作用是將電纜分接或轉接,主要起電纜分接作用和電纜轉接作用。
由于電纜本身材質粗硬,在從地線槽內引線,穿插分線完成時,操作人員需要在電纜分支箱內部有限的空間內將線纜彎折使其變得規整有序的操作十分困難;由于分支線纜往往從地線槽或管道引入電纜分支箱內部,而電纜分支箱常作為供電線路末端設備,其周邊常有相配合連接的電力電網設備,在對周邊電力電網設備進行牽扯布線時,很容易牽扯到分支線纜,而現有的電纜分支箱對分支線纜的位置固定效果不強,這就容易使得分支線纜在周邊設備安裝排線過程中變得混亂無序;當分支線纜之間無序時,容易產生線路積熱燒毀問題,而裸露的電纜線路由于其高壓特性,線纜間間距較近時十分容易擊穿空氣介質造成短路災害。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方便整理布線的電纜分支箱,解決了現有的線纜因自身材質粗硬導致箱體內排線操作困難,分支線纜在箱體內的固定效果不強容易被牽扯,線纜間距太近,漏電容易產生電弧的問題。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方便整理布線的電纜分支箱,包括箱體,所述箱體的背部固定連接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正面的上側固定連接有主干接頭和主干筋條,所述安裝板的正面的底側固定連接有分支筋條,所述箱體的底部開設有與所述安裝板底端位置相對的分線通槽。
所述安裝板的表面活動連接有壓線裝置,所述壓線裝置的底端活動連接有分線裝置,所述壓線裝置的頂部活動連接有控制裝置。
優選的,所述箱體的左右側表面開設有貫通的其內外側的透風通孔,所述通風通孔的外側固定連接有遮雨板。
優選的,所述壓線裝置包括壓板,所述壓板的左右側固定連接有W形導向片,所述安裝板的背部開設有滑槽,所述W形導向片的中部活動套接在所述滑槽的內側。
所述壓板的側表面開設有貫通其左右側的傳動通槽,所述傳動通槽內活動套接有傳動桿,所述傳動桿的兩端分別貫穿所述傳動通槽的左右側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箱體的內壁的左右側均固定連接有導軌,所述傳動桿的兩端分別活動連接在兩個所述導軌的內側。
優選的,所述壓板的背部開設有壓線槽,所述壓線槽的內側固定連接有橫向的壓線凸塊。
優選的,所述分線裝置包括兩個拉伸臂,兩個所述拉伸臂的頂端分別鉸接在所述傳動桿的左右側,所述拉伸臂的底端固定連接有銜接板,所述銜接板的底端固定連接有分線板,所述分線板的背部開設有錐形的分線槽。
優選的,所述銜接板的左右側固定連接有定位插塊,所述壓板的底面開設有定位插孔,所述定位插塊與所述定位插孔相互配合。
優選的,所述控制裝置包括兩個傳動臂,所述傳動臂鉸接在所述傳動桿的兩端,所述傳動臂的頂端鉸接有控制臂,所述控制臂的中部開設有控制通槽,兩個所述控制通槽內活動套接有控制轉軸,所述控制轉軸的兩端分別固定插接在所述箱體內壁的左右側,所述控制臂遠離所述傳動臂的一端活動連接有把手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海燕電氣有限公司,未經湖南海燕電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707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