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模具產品頂出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67032.8 | 申請日: | 2020-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3182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4 |
| 發明(設計)人: | 陶誠;佘本龍;譚崢;邱大金;熊永帥;鄧昶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銘利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40 | 分類號: | B29C45/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寧 |
| 地址: | 523662 廣東省東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模具 產品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模具產品頂出裝置,用于方便取出產品,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板,所述上模板上設有上模仁;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和固定板;所述下模板和所述固定板之間設有頂針板組件;所述頂針板組件用于頂出產品;所述下模板上設有下模仁;所述上模仁和所述下模仁之間形成注塑型腔;沿所述注塑型腔的邊沿下方設有頂出塊;所述頂出塊和所述產品的邊沿下方相抵,所述頂出塊用于頂出所述產品;通過在產品注塑型腔的邊沿設置頂出塊,推動頂出塊頂出產品,方便產品的取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模具產品頂出裝置。
背景技術
注塑模具是目前工業生產中應用極為廣泛的一種模具,主要由上模(定模)、下模(動模)、頂出機構等組成。注塑后需要將產品從空腔內推出,讓產品預留在后模仁上,方便產品的取出。
目前,常用的頂出機構都是用頂針來頂出,然而,頂針在頂出產品時容易損傷產品的外觀面,而且取出的力度不夠,造成取出不方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模具產品頂出裝置,用于方便取出產品。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模具產品頂出裝置,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板,所述上模板上設有上模仁;
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和固定板;所述下模板和所述固定板之間設有頂針板組件;所述頂針板組件用于頂出產品;所述下模板上設有下模仁;
所述上模仁和所述下模仁之間形成注塑型腔;沿所述注塑型腔的邊沿下方設有頂出塊;所述頂出塊和所述產品的邊沿下方相抵,所述頂出塊用于頂出所述產品。
可選的,所述頂出塊和頂桿固定連接;所述頂桿遠離所述頂出塊的一端固定設于所述頂針板組件中。
可選的,所述下模仁底部固定設有頂桿固定座,所述頂桿固定座為中空結構,所述頂桿穿過所述頂桿固定座沿豎直方向移動。
可選的,所述下模仁上設有空腔,所述頂出塊設于所述空腔中,所述頂出塊和所述空腔滑動連接。
可選的,所述注塑型腔的四周邊沿設有排氣縫隙,所述排氣縫隙用于排氣。
可選的,所述上模仁和所述下模仁合模處設有卡扣結構;所述卡扣結構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設于所述上模仁的側邊,所述第一部件為開口向下的凹形結構;所述第二部件設于所述下模仁的側邊,所述第二部件為凸起的凸型結構;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扣合。
可選的,所述頂針板組件包括頂針面板和頂針底板,所述頂針面板設于所述頂針底板上端面,所述頂針板組件內設有頂針。
可選的,所述頂針的一端固定設于所述頂針面板內;所述頂針的另一端向上延伸朝向所述注塑型腔;所述頂針沿豎直方向貫穿所述頂針面板,所述頂針位于所述注塑型腔的下方;所述頂針用于產品的頂出。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模具產品頂出裝置,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板,所述上模板上設有上模仁;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和固定板;所述下模板和所述固定板之間設有頂針板組件;所述頂針板組件用于頂出產品;所述下模板上設有下模仁;所述上模仁和所述下模仁之間形成注塑型腔;沿所述注塑型腔的邊沿下方設有頂出塊;所述頂出塊和所述產品的邊沿下方相抵,所述頂出塊用于頂出所述產品。通過在注塑型腔的邊沿下方設置多個頂出塊,利用頂出塊頂出產品,方便產品的取出。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銘利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銘利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703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