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裝配式ALC隔墻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66743.3 | 申請日: | 2020-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7689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趙彥威;劉忠;高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市中科大業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1/14 | 分類號: | E04G21/14;E04G21/18;E04G21/16;E04B1/04;E04B1/48;E04B1/61 |
| 代理公司: | 重慶敏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53 | 代理人: | 陳千 |
| 地址: | 408099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裝配式 alc 隔墻 施工 方法 | ||
1.一種裝配式ALC隔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按照預定的碼垛標準進行墻板搬運和保存;
S2:施工放線:通過基線標記出墻板安裝位置以及門窗洞口位置;
S3:安裝管卡:將預安裝的墻板用勞動車或液壓車運輸到安裝位置,并在每塊墻板的上端面至少安裝一只管卡;
S4:墻板就位和調整:通過墻板牽引裝置和人工配合豎立墻板,墻板的上下端面分別通過木楔臨時固定,通過橡皮錘敲打上下端木楔調整墻板位置,調整墻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并確保墻板對準預先在屋頂和底面上標記的基線;
S5:固定管卡:管卡通過長射釘與屋頂的砼梁或板連接固定;
S6:板縫修補及墻面處理,墻板下端與樓面處縫隙用1:3水泥砂漿嵌填密實,在砂漿結硬后取出木楔,且填補同質砂漿,墻板上端縫隙、墻板與柱墻連接處用PU發泡劑和PE棒填充,表面用修補砂漿補平;墻板拼縫用修補砂漿補平。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1中,墻板搬運和保存時,墻板碼垛高度不超過2000mm,并通過墊塊隔斷為多個堆層,單個堆層高度不超過1000mm,所述墊塊規格為500mm×100mm×100mm,并左右相對設置至少2個,左側墊塊墊設位置與墻板左側的間距不超過墻板長度的1/5,右側墊塊墊設位置與墻板右側的間距不超過墻板長度的1/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當墻板的高度大于4000mm時,步驟S3中在每塊墻板的下端面也至少安裝一只管卡,且在步驟S5中通過兩只射釘將每一只管卡與砼地面連接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卡包括插銷以及與插銷垂直固定連接的連接板,所述連接板上開設有兩個用于穿插射釘的通孔,所述插銷的長度不小于80m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墻板上下兩端分別左右并行設置有兩個用于插接插銷的插孔,每個插孔的孔心與前、后兩側面的距離相同,左側插孔的孔心與墻板左側邊緣的距離為80mm,右側插孔的孔心與墻板右側邊緣的距離為80mm。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4中,從門洞邊開始向兩側依次進行安裝,洞口邊與墻的陽角處應安裝未經切割的完好整齊的墻板;無洞口隔墻則從墻的一端向另一端順序安裝。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墻板前后板面的左、右兩側邊緣處相對開設有凹槽,使得相鄰兩塊墻板的凹槽拼合成可容納連接片的容納槽,所述連接片安裝在容納槽內且左右兩端分別通過自攻螺絲與對應一側的墻板連接;在步驟S6進行板縫修補及墻面處理之前,通過固定連接片加強墻板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或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4中所述的墻板牽引裝置包括支撐架和墻板夾具,所述支撐架上臥式設置有驅動電機,該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上連接有絞盤,靠近所述支撐架的頂部還設置有導向輪,所述絞盤上纏繞的牽引拉索經過所述導向輪與所述墻板夾具相連,其中:所述墻板夾具包括對稱布置,并填充有柔性材料的第一夾臂和第二夾臂,所述第一夾臂的一側設置有滑槽,所述第二夾臂的一側設置有可沿所述滑槽長度方向滑動的活動桿,所述活動桿與所述滑槽之間還設置有用于限定所述活動桿滑動位置的限位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針對門窗洞口位置,根據施工放線的尺寸對左右兩側相鄰的墻板進行切割形成支撐臺,支撐臺的支座面長度不小于100mm,然后再按照步驟S3-步驟S6的順序安裝墻板,墻板安裝完成后再按照以下步驟安裝門窗洞口上方的橫板:
S701:在左右兩側相鄰墻板的支座面上施鋪粘接劑;
S702:將所述橫板擱置與所述支座面上,橫板的左右板端分別與切割后的墻板側面預留10~15mm的間隙,且在間隙內填充防火巖棉;
S703:通過雙頭螺栓將所述橫板與對應一側墻板連接固定;
當門窗洞口跨度超過1500mm時,通過增設鋼結構進行加固處理。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施工環境容易浸水或潮濕時,先在地面上澆注高度大于等于150mm的混凝土坎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市中科大業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市中科大業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674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節能型的河道曝氣機
- 下一篇:道路施工警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