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點陣式太陽能收集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66594.0 | 申請日: | 2020-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1006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7 |
| 發明(設計)人: | 陳世清;羅秀福;張黔菊;張黔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世清 |
| 主分類號: | H02S40/22 | 分類號: | H02S40/22;F24S23/71;H02S40/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榮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陳月婷 |
| 地址: | 553000 貴州省***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陣式 太陽能 收集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點陣式太陽能收集裝置,包括集光器,集光器下部通過光導圓管連接有聚光器一,聚光器一下部通過光導圓管連接有聚光器二,聚光器二下部通過光導圓管連接有聚光器三,聚光器三通過光導圓管分別與光伏電池和熱熔鍋爐相連;集光器包括復合拋物面體,復合拋物面體下部設有圓錐體,圓錐體下部接口處連接有適配規格的光導圓管。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在于:通過集光器,對太陽能進行高效采集,通過光導圓管傳輸至光伏電池或熱熔鍋爐進而轉變成電能,制造成本遠遠小于光伏電池板;由于可以做到大面積收集,陰雨天也可以發電;可以在無人區實施大規模的太陽能發電。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伏設備,具體是指一種點陣式太陽能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太陽能發電主要有下面兩種方式:(1)光伏發電:直接將光伏電池板置于下陽光下,將太陽能變成電能,需要大面積的光伏電池板;(2)光熱發電:用鏡面將陽光反射至熱熔塔,將光能變成熱能發電。
太陽能發電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1)光伏發電功率主要取決于光伏板的面積和太陽光的強度,光伏板成本高,陰天幾乎不能發電;(2)光熱發電功率主要取決于反射鏡面面積及熱熔收集塔的高度,功率不能做的太大,陰天也不能發電。
因此,設計出一種點陣式太陽能收集裝置勢在必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太陽能發電因其設備設計上的不足,導致成本過高、光電轉換效率低。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點陣式太陽能收集裝置,包括集光器,集光器下部通過光導圓管連接有聚光器一,聚光器一下部通過光導圓管連接有聚光器二,聚光器二下部通過光導圓管連接有聚光器三,聚光器三通過光導圓管分別與光伏電池和熱熔鍋爐相連;
集光器包括復合拋物面體,復合拋物面體下部設有圓錐體,圓錐體下部接口處連接有適配規格的光導圓管。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在于:通過集光器,對太陽能進行高效采集,通過光導圓管傳輸至光伏電池或熱熔鍋爐進而轉變成電能,制造成本遠遠小于光伏電池板;由于可以做到大面積收集,陰雨天也可以發電;可以在無人區實施大規模的太陽能發電。
作為改進,聚光器一、聚光器二和聚光器三上部分設有光導入口一、光導入口二和光導入口三,下部設有與光導圓管相適配的導出口。
作為改進,光導圓管選用Ag/PMMA泄漏型空芯光纖。
作為改進,集光器頂部安裝有透光防雨罩。
附圖說明
圖1是一種點陣式太陽能收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一種點陣式太陽能收集裝置的集光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一種點陣式太陽能收集裝置的透光防雨罩示意圖。
圖4是一種點陣式太陽能收集裝置的集光器的二維光路圖。
圖5是一種點陣式太陽能收集裝置的聚光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所示:1、集光器,2、聚光器一,3、聚光器二,4、聚光器三,5、光導圓管,6、光伏電池,7、熱熔鍋爐,8、復合拋物面體,9、圓錐體,10、透光防雨罩,11、入射光光線,12、復合拋物光線,13、圓錐光線,14、光導壁,15、光導入口一,16、光導入口二,17、光導入口三,18、光導出口,19、收集面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世清,未經陳世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659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