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模具排氣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66564.X | 申請日: | 2020-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3175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5 |
| 發明(設計)人: | 陶誠;佘本龍;譚崢;邱大金;熊永帥;鄧昶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銘利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33/10 | 分類號: | B29C3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寧 |
| 地址: | 523662 廣東省東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模具 排氣 結構 | ||
1.一種模具排氣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和下模(2)限定出容納待成型物的型腔(3);所述下模(2)環繞所述型腔(3)開設有環裝的排氣槽(4),所述排氣槽(4)遠離所述型腔(3)的一側開設有若干排氣道(5);
所述排氣槽(4)的一側與所述型腔(3)連通,所述排氣槽(4)的另一側與所述排氣道(5)連通;
所述排氣道(5)連通所述模具的外界,所述排氣道(5)的截面積大于所述排氣槽(4)的截面積;
所述型腔中設置有圓臺狀凸起;所述模具排氣結構包括第二鑲件(7),所述第二鑲件(7)為一扇形鑲件,設置于所述上模(1)中,與所述上模(1)共同構成所述圓臺狀凸起;
所述第二鑲件(7)的弧形面上設置有排氣槽B(71);所述排氣槽B(71)的一端連通所述型腔(3),另一端連通模具的外界;
所述型腔(3)設有凸起,所述上模(1)中設置有兩第一排氣鑲件(6),兩所述第一排氣鑲件(6)設置于所述凸起的相對兩側,所述上模(1)還設置有排氣孔(11);
所述第一排氣鑲件(6)上開設有排氣槽A(61),所述排氣槽A(61)一端連通所述型腔(3),另一端連通所述排氣孔(11);
所述上模(1)對應所述第一排氣鑲件(6)的形狀設有放置槽(12),所述放置槽(12)的槽底設置有連通模具外界的排氣孔(11);所述第一排氣鑲件(6)包括豎部(62)和與所述豎部(62)垂直的橫部(63);
所述排氣槽A(61)包括設置于所述豎部(62)側面的豎槽A(621)和設置于所述橫部(63)側面的橫槽A(631),所述豎槽A(621)的一端連通所述型腔(3),另一端連通所述橫槽A(631),所述橫槽A(631)的另一端連通所述排氣孔(11);
所述上模(1)開設有安裝孔(13),所述安裝孔(13)中設置有用于將所述第一排氣鑲件(6)固定于所述放置槽(12)中的螺紋連接件;
所述上模(1)遠離所述型腔(3)的一側設置用于連通所述排氣孔(11)和所述安裝孔(13)的連通槽(1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排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槽(4)的截面形狀為矩形,所述排氣道(5)的截面形狀為扇形,所述排氣道(5)靠近所述排氣槽(4)的一側連通所述排氣槽(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排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道(5)包括一環形排氣道(51)和若干直線排氣道(52),所述環形排氣道(51)繞所述排氣槽(4)設置,所述直線排氣道(52)的一端連通所述環形排氣道(51),另一端連通模具的外界。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排氣結構,其特征在于,一所述直線排氣道(52)與另一所述直線排氣道(52)間隔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銘利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銘利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6564.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模具結構
- 下一篇:保偏光纖研磨對位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