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抗體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64256.3 | 申請日: | 2020-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7979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1 |
| 發明(設計)人: | 張黎;鄭濱洋;高行素;孟繁岳;崔侖標;朱鳳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江蘇省公共衛生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7K16/10 | 分類號: | C07K16/10;C12N15/13;G01N33/569;G01N33/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預立生科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朱萍;孟祥斌 |
| 地址: | 21000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檢測 新型 冠狀病毒 抗體 | ||
1.一種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抗體,其與新型冠狀病毒NP蛋白特異性結合,其包含的抗原互補決定區1-3的氨基酸序列如下:
SEQ ID NO.1所示的重鏈CDR1;
SEQ ID NO.2所示的重鏈CDR2;
SEQ ID NO.3所示的重鏈CDR3;
SEQ ID NO.5所示的輕鏈CDR1;
SEQ ID NO.6所示的輕鏈CDR2;
SEQ ID NO.7所示的輕鏈CDR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體包含SEQ ID NO.4所示的重鏈可變區和SEQ ID NO.8所示的輕鏈可變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體,其包括全長抗體或全長抗體的抗原結合片段。
4.一種核酸,其編碼權利要求2所述的重鏈可變區和輕鏈可變區。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核酸,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鏈可變區的核酸序列如SEQ IDNO.17所示,所述輕鏈可變區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8所示。
6.一種載體,其包含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核酸。
7.一種細胞,其導入權利要求6所述的載體。
8.用于產生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抗體的方法,其包括在適合于宿主細胞產生抗體的條件下,培養權利要求7所述的細胞。
9.一種抗體衍生物,其包含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中所述的抗體以及與所述抗體連接的診斷劑。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抗體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診斷劑包括:放射性核素、造影劑、熒光劑、化學發光劑、生物發光劑、順磁性離子、酶和光敏診斷劑。
11.一種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產品,其含有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中所述的抗體。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產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產品包括利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免疫熒光檢測法、放射免疫法、發光免疫測定法、膠體金免疫層析法、凝集法、免疫比濁法檢測抗原抗體結合的產品。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產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產品還包含第二種抗體,所述第二種抗體包含重鏈CDR1、重鏈CDR2、重鏈CDR3、輕鏈CDR1、輕鏈CDR2、輕鏈CDR3;其中,
重鏈CDR1含有SEQ ID NO.9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重鏈CDR2含有SEQ ID NO.1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重鏈CDR3含有SEQ ID NO.1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輕鏈CDR1含有SEQ ID NO.1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輕鏈CDR2含有SEQ ID NO.1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輕鏈CDR3含有SEQ ID NO.1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產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種抗體包含重鏈可變區、輕鏈可變區;其中,重鏈可變區含有SEQ ID NO.1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輕鏈可變區含有SEQ IDNO.1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15.一種應用,其包含以下任一項所述的應用:
(1)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中所述的抗體在制備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產品中的應用;
(2)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中所述的抗體在制備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斷產品中的應用;
(3)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抗體衍生物在制備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產品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江蘇省公共衛生研究院),未經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江蘇省公共衛生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4256.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