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風光互補海水淡化及多水源供水結合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63902.4 | 申請日: | 2020-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3330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4 |
| 發明(設計)人: | 李福林;王開然;陳華偉;宋朝亮;田志剛;吳振;張欣;李冰;徐丹丹;傅世東;仇鈺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水利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2F9/02 | 分類號: | C02F9/02;E03B3/04;C02F10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達星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姜海榮 |
| 地址: | 250014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風光 互補 海水 淡化 水源 供水 結合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風光互補海水淡化及多水源供水結合系統,包括海水淡化系統、風光互補發電系統、多水源供水系統和遠程監控系統;海水淡化系統用于抽取海水進行多級過濾和反滲透處理得到淡化海水;風光互補發電系統通過風能和太陽能蓄電,并為海水淡化系統供電;多水源供水系統集成海水淡化系統處理后的淡化海水、以及雨水、洪水和井水,并對上述水源通過單獨或摻混方式為辦公生活或食堂餐飲供水;遠程監控系統對海水淡化系統和風光互補發電系統的工作狀態進行實時監測和控制。本發明為濱海淡水資源緊缺地區特別是海島居民區生活用水提供安全可靠保障,無論從節能環保角度,還是從成本角度考慮,該系統均具有較顯著的優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海水淡化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風光互補海水淡化及多水源供水結合系統。
背景技術
我國海岸線總長度3.2萬km,有著豐富的海水資源,且人口的40%集中在沿海地區,通過海水淡化來彌補水源的不足,是確保我國海岸和近海地區用水安全和經濟持續增長的一項必需的戰略措施。隨著我國海洋事業的快速發展,無論是海島的開發建設,還是海島居民的日常生活,都需要充足的淡水資源和可靠的能源動力作保障。我國沿海島嶼總數上萬個,大多數沿海島嶼的面積雖然較小,但是無論在海防上或經濟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們既是海洋捕撈,近海養殖和開發海洋資源的基地,又是國家的海防重地。海水淡化可解決海島淡水緊缺的問題,同時,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可以為海水淡化提供電能。
海水淡化已成為解決世界范圍內淡水缺乏、保障安全供水的重要途徑,但無論是蒸餾法還是反滲透(Reverse Osmosis,RO)法海水淡化,對能源供給的依賴性制約了該技術在能源缺乏的沿海地區以及邊遠海島的推廣應用。風光互補發電,其技術成熟度高、適用范圍廣、可靠性高,與RO海水淡化技術相結合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近年來,較多的風光互補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應用研究工作正在開展,結果表明,整個系統能夠滿足設計要求,產水水質優于飲用水標準。目前我國產水規模在50m3/d以下的常規海水淡化系統制水成本一般在8~10元/m3左右,風光互補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在經濟上是可行的,但成本仍偏高。關于經濟性問題,國內外相關研究提出依據風光資源條件和負載對發電系統進行合理配置,是降低發電系統成本的重要途徑,并提出了分析風光互補發電系統的經濟性模型,以降低風光互補發電系統的安裝成本。
近年來海水淡化行業迅速發展,在部分地區海水淡化水已經作為工業用水的必要補充被大量使用,但是卻無法有效地進入市政管網,在技術上這主要是由于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高效的脫鹽,使得產出水的硬度和堿度較低,對身體健康有益的礦物質和營養成分大大減少,長期飲用海水淡化水可能引起人體營養成分流失,造成健康損害。目前在國際上研究主要通過調節pH和提高堿度、硬度來實現海水淡化水的再礦化,使之達到正常飲用水標準。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可為濱海淡水資源緊缺地區特別是海島居民區生活用水提供安全可靠保障,且節能環保、降低成本的供水系統,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風光互補海水淡化及多水源供水結合系統,旨在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風光互補海水淡化及多水源供水結合系統,包括:海水淡化系統、風光互補發電系統、多水源供水系統和遠程監控系統;
所述海水淡化系統用于抽取海水進行多級過濾和反滲透處理得到淡化海水;
所述風光互補發電系統通過風能和太陽能蓄電,并為所述海水淡化系統供電;
所述多水源供水系統集成所述海水淡化系統處理后的淡化海水、以及雨水、洪水和井水,并對上述水源通過單獨或摻混方式為辦公生活或食堂餐飲供水;
所述遠程監控系統對所述海水淡化系統和風光互補發電系統的工作狀態進行實時監測和控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水利科學研究院,未經山東省水利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390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輻照器系統
- 下一篇:工程機械運行狀態的遠程分析方法、裝置、系統及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