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鋼制軸承保持架一次加工成型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63346.0 | 申請日: | 2020-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4601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8 |
| 發明(設計)人: | 孫庭槐;楊志文;李清;邱紅明;廖松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天馬虹山軸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5/00 | 分類號: | 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遵義浩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2112 | 代理人: | 幸云強 |
| 地址: | 561000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鋼制 軸承 保持 一次 加工 成型 工藝 | ||
本發明屬于軸承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鋼制軸承保持架一次加工成型工藝,包括定位與成型;所述定位的步驟為:將保持架毛坯件端面用夾具夾緊并定位到車銑數控機床上;所述成型包括以下步驟:a.精車外徑:用車銑數控機床對夾緊并定位好的保持架毛坯件外徑進行精車外徑操作;b.精車內徑:用車銑數控機床對夾緊并定位好的保持架毛坯件內徑進行精車內徑操作;c.鉆孔:用高速鋼鉆頭在保持架壁上鉆出預鉆孔;d.銑兜孔:用精銑刀在預鉆孔的基礎上銑出兜孔。本發明大幅度提高了產品的精度且加工質量穩定,在保持架方孔加工上采用銑削加工,避開了采用拉刀來拉削方孔的傳統加工方法,節省大量加工工裝,降低了勞動強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軸承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鋼制軸承保持架一次加工成型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在軸承保持架的加工采取分工序逐步加工,主要加工步驟如下:鍛造(環形件)、粗車氧化皮、調質、磨兩端面、磨外徑、細車內徑、鉆孔、鉸孔、拉方孔(鏜孔)、精車外徑、精車內徑、精車兩端面……。由于這種重復定位,多工序分步加工,加工精度幾乎沒有提升的空間而且費工費時。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加工精度高且加工質量穩定的鋼制軸承保持架一次加工成型工藝。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鋼制軸承保持架一次加工成型工藝,包括定位與成型;
所述定位的步驟為:將保持架毛坯件端面用夾具夾緊并定位到車銑數控機床上;
所述成型包括以下步驟:
a.精車外徑:用車銑數控機床對夾緊并定位好的保持架毛坯件外徑進行精車外徑操作;
b.精車內徑:用車銑數控機床對夾緊并定位好的保持架毛坯件內徑進行精車內徑操作;
c.鉆孔: 用高速鋼鉆頭在保持架壁上鉆出預鉆孔;
d.銑兜孔:用精銑刀在預鉆孔的基礎上銑出兜孔。
步驟d所述兜孔為方形兜孔,即本發明所述鋼制軸承保持架為圓周方孔類保持架。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c操作流程為:在銑出方形兜孔前,把方形兜孔所在部位的四個角用高速鋼鉆頭在保持架壁上分別鉆出一個預鉆孔,再進行步驟d的操作, 所述步驟d操作流程為:將四個預鉆孔圓心連線之間的區域用精銑刀銑掉即得到方形兜孔。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鋼制軸承保持架一次加工成型工藝,其特征在于: 在定位與成型前,還依次進行了鍛造、粗車氧化皮、調質、磨兩端面、磨外徑、細車內徑的操作。
進一步地,經過步驟a所得到的保持架外徑為104.4 0 -0.22mm;經過步驟b所得到的保持架內徑為84+0.20 +0.09mm。
步驟d所述兜孔為球形兜孔,即本發明所述鋼制軸承保持架為圓周圓孔類保持架。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c操作流程為:在銑出球形兜孔前,把球形兜孔所在部位用高速鋼鉆頭在保持架壁上鉆出預鉆孔,再進行步驟d的操作, 所述步驟d操作流程為:用球面組合精銑刀將預鉆孔內側面銑削成球面即得到方形兜孔。
進一步地,在定位與成型前,還依次進行了投料、調質的操作。
進一步地,經過步驟a所得到的保持架外徑為36.7 0 -0.1mm;經過步驟b所得到的保持架內徑為28.9+0.1 0mm。
與現有工藝相比本發明具備以下優點:
(1)大幅度提高了產品的精度且加工質量穩定。
(2)在保持架方孔加工上采用銑削加工,避開了采用拉刀來拉削方孔的傳統加工方法。
(3)節省大量加工工裝,降低了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天馬虹山軸承有限公司,未經貴州天馬虹山軸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334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不銹鋼制品生產加工用打磨裝置
- 下一篇:具有雙腔的微導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