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潮濕狀態紡織品數碼印花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63186.X | 申請日: | 2020-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0798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孫付運;房寬峻;侯長華;沈允濤;李田田;錢翠香;齊樂樂;劉曰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黃河三角洲紡織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P1/46 | 分類號: | D06P1/46;D06P1/48;D06P1/50;D06P1/52;D06P1/62;D06P1/649;D06P1/673;D06P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李斌 |
| 地址: | 256623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潮濕 狀態 紡織品 數碼 印花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紡織品數碼印花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潮濕狀態紡織品數碼印花的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預處理工作液的制備;刮漿處理,將預處理工作液均勻刮漿在干燥紡織品上;印花處理,將刮漿處理后的潮濕紡織品不進行烘干操作,直接進行數碼打印,烘干,蒸化,水洗即可。本發明可解決現有技術中使用拉幅定型機進行預處理造成的緯斜、泛黃、預處理液和能源浪費等問題,并且使用該方法的數碼印花產品顏色飽滿、鮮艷。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紡織品數碼印花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潮濕狀態紡織品數碼印花的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為適應印花訂單小批量化、品種多樣化、快速交貨的市場需求,數碼印花技術得到快速發展。為獲得較好的印花效果,紡織品的數碼印花在打印前需要對紡織品進行預處理,否則會出現印花得色差、精細度差、顏色不鮮艷等缺點。
現有技術中,常用的預處理方式是使用拉幅定型機進行浸軋處理液,烘干打卷,該種預處理方式易造成坯布緯斜、泛黃等問題;另外,數碼印花為單面印花,只需單面上漿均勻即可,而該方式是對坯布全部浸軋預處理液進行預處理,造成預處理液及能源嚴重浪費。
因此,提供一種紡織品在預處理后,不進行烘干,直接在潮濕狀態下進行數碼打印的方法變得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潮濕狀態紡織品數碼印花的方法,本發明可解決現有技術中預處理方式造成的坯布緯斜、易泛黃以及預處理液和能源浪費嚴重等問題,并且使用該方法的數碼印花產品顏色飽滿、鮮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潮濕狀態紡織品數碼印花的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1)預處理工作液的制備;
(2)刮漿處理:將預處理工作液均勻刮漿在干燥紡織品上;
(3)印花處理:將步驟2所得刮漿處理后的潮濕紡織品不進行烘干操作,直接進行數碼打印,烘干,蒸化,水洗即可。
與現有技術中常用的拉幅定型機浸軋處理液的方法相比,本發明采用刮漿處理方法,可有效避免出現坯布緯斜、泛黃等問題,另外,本發明只進行單面刮漿處理,與現有技術中對坯布全部浸軋預處理液進行預處理的方法相比,可有效節約預處理液,避免能源浪費,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其次,本發明所述方法中,紡織品在預處理后,不進行烘干處理,直接在潮濕狀態下進行數碼打印。與現有技術中的方法相比,減少了浸軋處理液后進行烘干打卷這一工藝步驟,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烘干處理造成的坯布泛黃等問題,另一方面大大節約了生產成本。
作為優選,所述預處理工作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增稠劑1-5份、小蘇打1-4份、尿素5-20份、防染鹽S 0.5-2份、偏硅酸鈉0.1-1份,余量為水。所述增稠劑、小蘇打、尿素等用量需要根據紡織品種類進行調節,例如紡織品的種類為棉、滌綸、天絲等類型組成的純紡或混紡織物。本發明所配置的預處理工作液,對紡織品具有較好的固色效果,使生產的數碼印花產品顏色飽滿、鮮艷,產品色牢度好。
作為優選,所述增稠劑為海藻酸鈉、海藻酸酯、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甲基羥乙基纖維素、淀粉、改性淀粉、聚丙烯酸酯、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種或多種。
作為優選,所述預處理工作液的粘度為500-10000mPa·s,pH為8-10。
作為優選,所述預處理工作液的制備步驟包括:
(1)將尿素、小蘇打、防染鹽S、偏硅酸鈉加入到水中攪拌溶解,得到均勻的混合溶液;
(2)繼續攪拌上述混合溶液,并緩慢加入增稠劑,繼續攪拌0.5-2h,靜置1h-3h,即可獲得所述預處理工作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黃河三角洲紡織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山東黃河三角洲紡織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318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