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可進行氣道表面麻醉的氣管導管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463095.6 | 申請日: | 2020-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173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龔華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16/04 | 分類號: | A61M16/04;A61M16/01;A61M31/00;A61M19/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百潤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孟仕杰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進行 表面 麻醉 氣管 導管 | ||
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療用品技術領域,尤其是公開了一種可進行氣道表面麻醉的氣管導管,包括主管體,所述主管體一端成型有外連接頭,所述主管體另一端成型有錐形嘴,所述主管體包括內通氣管和外包覆管,所述外包覆管嵌套在所述內通氣管外部并與所述內通氣管膠粘固定在一起,所述外包覆管內成型有輸藥細管,所述輸藥細管延伸到所述錐形嘴內部的一端成型有微型噴藥孔。有益效果在于:對插管患者聲門上下咽喉部表面麻醉,減少患者對插管刺激的反應度:1.方便地一次性完成局麻噴喉和插管,從而減少噴喉和插管二次操作引起的損傷;2.重癥帶管患者的間斷氣管表面麻醉,從而增加患者對導管的耐受性,增加患者的舒適度。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療用品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可進行氣道表面麻醉的氣管導管。
背景技術
臨床上,全身麻醉時氣管插管幾乎均有不同程度的插管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嗆咳、心率增快,血壓增高,甚至引起急性心腦血管事件。為了抑制這種嗆咳反應,目前主要用噴喉組件對咽喉部噴射局部麻藥后取出,再行氣管插管。這樣也一定程度的改善氣管插管反應。但這個噴喉與插管分成了兩部,動作繁瑣,而且兩次操作有可能加重咽喉部的出血、腫脹,造成不良后果。也有的行環(huán)甲膜穿刺以減少插管時反應,但本身環(huán)甲膜穿刺也是一種有創(chuàng)操作可引起出血,劇烈嗆咳、咽喉部損傷以及嚴重的心血管反應。
急診插管患者,解決通氣后,很大一部分患者因為不能耐受氣管插管的刺激,需要在鎮(zhèn)痛鎮(zhèn)靜或肌松藥物下用呼吸機輔助治療。另外重癥患者需要較長時間帶管呼吸機支持,對于有呼吸道梗阻患者,急診插管反應大,插管后為了抑制患者不能耐受氣管刺激反應,需運用鎮(zhèn)靜鎮(zhèn)痛藥后加上呼吸機輔助呼吸。幾乎所有患者均不耐受氣管導管對氣管刺激,表現(xiàn)為血壓、心率增快,煩躁、易怒、人機對抗。而臨床上為了抑制這種不良反應需要用大量的鎮(zhèn)痛和鎮(zhèn)靜或肌松劑,這樣常常用不利于病情的觀察,而且很大程度增加住院天數(shù)從而增加患者費用。
手術中的相當一部分鎮(zhèn)痛、鎮(zhèn)痛藥物同樣是用于抑制患者患者對氣管插管的嗆咳反應。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出一種可進行氣道表面麻醉的氣管導管。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
一種可進行氣道表面麻醉的氣管導管,包括主管體,所述主管體一端成型有外連接頭,所述主管體另一端成型有錐形嘴,所述主管體包括內通氣管和外包覆管,所述外包覆管嵌套在所述內通氣管外部并與所述內通氣管膠粘固定在一起,所述外包覆管內成型有輸藥細管,所述輸藥細管延伸到所述錐形嘴內部的一端成型有微型噴藥孔,所述錐形嘴側壁上開設有側透氣孔,所述輸藥細管另一端一體成型有儲藥薄壺,所述主管體外壁上設置有連通到所述儲藥薄壺內部的注藥管,所述注藥管端部成型有注藥頭。
進一步的,所述主管體外壁上靠近所述錐形嘴的位置嵌套有氣囊,所述氣囊上連接有充氣管,所述充氣管端部成型有充氣接頭。
進一步的,所述主管體外壁上成型有外卡槽,所述充氣管卡接在所述主管體外壁的外卡槽內。
進一步的,所述儲藥薄壺為環(huán)形結構,所述儲藥薄壺嵌套在所述內通氣管靠近所述外連接頭的一端外部。
進一步的,所述輸藥細管共有3-8根,所有的所述輸藥細管環(huán)形陣列分布在所述外包覆管內部,所有的所述輸藥細管端部均與所述儲藥薄壺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輸藥細管的內部直徑不超過所述儲藥薄壺內部直徑的1/3。
進一步的,所述微型噴藥孔的直徑不超過0.3毫米,每根所述輸藥細管上等間距成型有至少四個所述微型噴藥孔,所述微型噴藥孔貫穿到所述錐形嘴表面,所述氣囊兩側均設置有所述微型噴藥孔。
進一步的,所述輸藥細管與所述主管體的外壁相切,所述微型噴藥孔分布在切線上。
進一步的,所述主管體外壁上沿著管體方向鐫刻有刻度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未經(jīng)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309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