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鹽巖地層棄渣場的生態恢復構造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62605.8 | 申請日: | 2020-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6098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1 |
| 發明(設計)人: | 羅仁立;舒俊良;吳華;劉志韜;陶偉明;楊翔;劉鵬;殷召念;曾劉毅;劉彬;易鵬;李鵬州;劉世杰;楊家松;白小可;李鋒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31/00 | 分類號: | E02D31/00;A01G22/00;A01G17/00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51221 | 代理人: | 范文苑 |
| 地址: | 610031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層 棄渣場 生態 恢復 構造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鹽巖地層棄渣場的生態恢復構造,包含設于棄渣體頂面的生態恢復層、設于所述棄渣體底面的防滲層以及耐腐蝕的擋護結構,所述生態恢復層從上至下包括綠化土層、過濾層、排水層和阻隔蒸發層。采用本構造能夠有效防止含鹽水分流動,迅速導排地表水,阻斷地表水下滲至所述棄渣體內導致渣體溶解,進而避免危及渣場結構安全,同時避免污染渣頂綠化土層、危及綠化植被生長,防止含鹽水流出進入地下,有效避免環境污染,擋護結構耐久性高,有利于保障棄渣場的結構安全,改變了傳統以圍擋排水為主的棄渣場結構,有效解決了高鹽巖地層棄渣場的環境污染風險、結構安全和綠化問題,值得大力推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棄渣場構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鹽巖地層棄渣場的生態恢復構造。
背景技術
國內穿越鹽巖地層地質情況的隧道工程非常罕見,因此高鹽巖地層隧道棄渣場亦非常罕見。鹽巖具有強氯鹽腐蝕、強溶解、膨脹等特性,在鹽巖地層隧道棄渣絕大部分均為鹽巖,其氯離子含量大,同時含石膏,渣場自身不可綠化或復墾。若采用傳統棄渣場構造,含鹽棄渣溶蝕后鹽水流失至渣場附近土壤或河流中,造成附近土壤鹽漬化及影響河流生態環境,造成環境污染。地表水滲入渣體后,底部鹽巖將迅速溶解,棄渣體可能沿底部滑動,渣場的整體穩定性將受較大影響,危及渣場結構的安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棄渣場構造存放含鹽巖棄渣,容易造成環境污染,滲水后易失穩,出現安全隱患等上述不足,提供一種鹽巖地層棄渣場的生態恢復構造。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鹽巖地層棄渣場的生態恢復構造,包含設于棄渣體頂面的生態恢復層、設于所述棄渣體底面的防滲層以及耐腐蝕的擋護結構,所述生態恢復層從上至下包括綠化土層、過濾層、排水層和阻隔蒸發層。
采用本發明所述的一種鹽巖地層棄渣場的生態恢復構造,所述生態恢復層從上至下包括綠化土層、過濾層、排水層和阻隔蒸發層,即所述綠化土層距離所述棄渣體最遠,所述阻隔蒸發層距離所述棄渣體最近,通過設置所述阻隔蒸發層阻斷地表水下滲入所述棄渣體和所述棄渣體內的含鹽水分上升,所述過濾層和排水層用于迅速導排地表水,進一步阻斷地表水下滲至所述棄渣體內導致渣體溶解,進而避免溶解后的棄渣體沿底部滑動,危及渣場結構安全,同時避免所述棄渣體內的含鹽水分污染渣頂綠化土層、危及綠化植被生長,所述防滲層用于避免所述棄渣體內的含鹽水流出進入地下,有效避免環境污染,用于支擋所述棄渣體所述擋護結構具有耐腐蝕,有利于提高擋護結構的耐久性,保障棄渣場的結構安全。
優選的,所述防滲層包含土工防滲層和黏土層,所述土工防滲層位于所述棄渣體與黏土層之間。
優選的,所述擋護結構為封閉的素混凝土構件。
采用上述設置方式中的封閉,即指擋體上不設置泄水孔,避免所述棄渣體內含鹽水流出。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素混凝土構件的混凝土強度大于或等于C40。
優選的,所述過濾層為土工濾網。
優選的,所述排水層為碎石層。
優選的,所述阻隔蒸發層為HDPE土工膜。
優選的,所述土工防滲層為HDPE土工膜。
綜上所述,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本發明所述的一種鹽巖地層棄渣場的生態恢復構造,能夠有效防止含鹽水分流動,迅速導排地表水,阻斷地表水下滲至所述棄渣體內導致渣體溶解,進而避免危及渣場結構安全,同時避免污染渣頂綠化土層、危及綠化植被生長,防止含鹽水流出進入地下,有效避免環境污染,擋護結構耐久性高,有利于保障棄渣場的結構安全,通過優化渣場擋護結構、完善渣底防滲以及反鹽治理生態恢復,改變了傳統以圍擋排水為主的棄渣場結構,有效解決了高鹽巖地層棄渣場的環境污染風險、結構安全和綠化問題,值得大力推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260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