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限壓閥裝置結構、調壓柱塞以及液壓泵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62051.1 | 申請日: | 2020-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386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10 |
| 發明(設計)人: | 呂建林;李耀軍;紀忠閣;程良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奧泵業(湖北)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B53/12 | 分類號: | F04B53/12;F04B5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源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4 | 代理人: | 馮德魁;張艷梅 |
| 地址: | 442001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限壓閥 裝置 結構 調壓 柱塞 以及 液壓泵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限壓閥裝置、調壓柱塞以及液壓泵,所述限壓閥裝置包括設置在機體內的柱塞容置腔,以及設置在柱塞容置腔內部的調壓柱塞和彈性部件;調壓柱塞包括第一頭部、第二頭部、以及連接在第一頭部和第二頭部之間的連接部;第一頭部、第二頭部外壁面分別與柱塞容置腔內壁面相配;第一頭部將設置在柱塞容置腔內的壓力反饋腔和高壓油腔分開;第二頭部將設置在柱塞容置腔內的高壓油腔和低壓油腔分開;彈性部件的一端與第二頭部的底部抵靠,另一端與低壓油腔的內壁抵靠;第一頭部的側壁設置有進油口,第二頭部位于低壓油腔的底部設置有出油口,進油口和出油口通過調壓柱塞內部設置的油道相連;壓力反饋腔與需要獲得油壓反饋的油壓位置相通。
技術領域
本申請具體涉及一種限壓閥裝置、一種調壓柱塞,以及一種液壓泵。
背景技術
泵是輸送流體或使流體增壓的機械,例如,為了保障發動機、變速箱的正常運行,需要機油泵提供一個具有一定壓力的、穩定可靠的潤滑油供給。
現有技術中,通常在機油泵上設計一個限壓閥裝置,以維持恒定的油壓,限壓閥裝置設計有調壓柱塞,所述調壓柱塞的位置會隨著不同的反饋壓力在柱塞容置腔中移動,使得高壓油腔與低壓油腔之間存在不同程度的貫通,從而改變輸出油壓,使機油泵的輸出油壓處于要求的范圍之內,以達到壓力調節的目的。
然而,為了達到這一效果,在設計時,調壓柱塞與柱塞容置腔之間必然存在適當的間隙,這就導致了泵體內部的高壓油腔和壓力反饋腔之間通過該間隙泄露油液進入壓力反饋腔的情況,而泄露的高壓油液會干擾到壓力反饋腔的正常的壓力反饋。
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限壓裝置的結構進行改進,使其既能滿足泵的正常工作,又能防止高壓液體泄露。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一種限壓閥裝置,已解決現有技術中高壓油液泄露進入壓力反饋腔影響機油泵正常工作的問題。本申請另外還提供一種調壓柱塞以及一種液壓泵。
本申請提供一種限壓閥裝置,包括:設置在機體內的柱塞容置腔,以及設置在所述柱塞容置腔內部的調壓柱塞和彈性部件;
所述調壓柱塞包括第一頭部、第二頭部、以及連接在第一頭部和第二頭部之間的連接部;所述第一頭部、第二頭部外壁面分別與所述柱塞容置腔內壁面相配;所述第一頭部將設置在所述柱塞容置腔內的壓力反饋腔和高壓油腔分開;所述第二頭部將設置在所述柱塞容置腔內的高壓油腔和低壓油腔分開;所述彈性部件的一端與所述第二頭部的底部抵靠,另一端與所述低壓油腔的內壁抵靠;
所述第一頭部的側壁設置有進油口,所述第二頭部位于低壓油腔的底部設置有出油口,且所述進油口和所述出油口通過所述調壓柱塞內部設置的油道相連;所述壓力反饋腔與需要獲得油壓反饋的油壓位置相通。
優選的,所述彈性部件以及調壓柱塞沿所述柱塞容置腔的軸向設置。
優選的,所述調壓柱塞內部設置的油道包括:相互連通的進油油道和出油油道;其中,
所述進油油道沿所述柱塞容置腔的徑向設置在所述第一頭部位置,且與所述進油口相通;
所述出油油道沿所述柱塞容置腔的軸向設置在所述連接部的位置;且與所述出油口相通。
優選的,所述第一頭部的靠近所述高壓油腔的側壁面抵靠所述柱塞容置腔的內壁面;
所述抵靠所述柱塞容置腔內壁面的第一頭部側壁面至少包含一對對稱設置的進油口,每對進油口對應一條進油油道。
優選的,所述第一頭部的側壁面設置有環形凹槽,所述對稱設置的進油口設置在所述環形凹槽中。
本申請還提供一種調壓柱塞,所述調壓柱塞包括第一頭部、第二頭部以及連接在第一頭部和第二頭部之間的連接部;
所述第一頭部的側壁設置有進油口,所述第二頭部的底部設置有出油口,且所述進油口和所述出油口通過所述調壓柱塞內部設置的油道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奧泵業(湖北)有限公司,未經富奧泵業(湖北)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205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