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數據發送方法及其無線通信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61644.6 | 申請日: | 2020-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3963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6 |
| 發明(設計)人: | 胡昇泉;劉劍函;皮爾二世湯姆士艾德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發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00 | 分類號: | H04L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李慶波 |
| 地址: | 新加坡138628***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數據 發送 方法 及其 無線通信 裝置 | ||
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使用聚合了多個資源單元(resource?unit,簡稱RU)的聚合多資源單元(“虛擬資源單元”或“vRU”)將多個資源單元分配給單個無線站點,并且可根據現有標準,例如IEEE?802.11ax中定義的填充方案和RU(例如RU26、RU52、RU106、RU242、RU484、RU996、RU2x996),來計算虛擬RU的參數。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基于在此描述的公式并且根據從預定義表獲得的值,用于聯合編碼的虛擬RU參數可被直接計算。
相關引用
本發明主張由Shengquan?Hu等人在2019年6月3日提出的第62/856,251號,代理人案號為251359-8700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的優先權,該申請案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領域,且更具體而言,涉及使用無線通信網絡內具有單無線站點的多個資源單元的系統和方法。
背景技術
無線局域網絡(Wireless?Local?Area?Network,簡稱WLAN)無線通信的現有方法涉及用于將碼字的復雜星座點映射到不相鄰地址或索引值的音調(tone)計劃。交織碼字映像對于降低例如由突發錯誤引起的無線傳輸的錯誤率很重要。這種類型的映射實際上是將數據分散到整個頻率上,以通過糾錯算法使通道錯誤(channel?error)更易糾正。現有的音調計劃通常定義包括多個數據音調(NSD)的資源單元,這些數據音調可被分配給特定的用戶/客戶端。信道資源單元的大小取決于通道的帶寬和音調間隔。當前可用于5GHz傳輸的頻帶是20MHz、40MHz、80MHz和160MHz。通常,對每個用戶分配更窄的信道帶寬可支持更多的用戶/客戶端,分配更寬的通道帶寬可提供更大的吞吐量。
前導碼穿刺(preamble?puncturing)可被用來避免在一些特定頻率下的干擾,這些特定頻率在其他方面可用于無線網絡。例如,在一些情況下,對頻譜段中間的孔或間隙進行“穿刺(puncture)”以避免雷達引起的干擾是非常有用的。例如,當檢測到雷達信號時,比如可從80MHz段(資源單元)中穿刺出供雷達使用的20MHz段,從而在穿刺部分的任一側創建20MHz段和40MHz段。在IEEE?802.11ax的現有協議下,20MHz段和40MHz段可被視為單獨的資源單元,并被分配給不同的無線用戶/設備。但是,在現有方法下不可能將兩個資源單元都分配給同一無線用戶/設備。
發明內容
因此,需要一種無線傳輸的方法,該方法可將多個資源單元(resource?unit,簡稱RU)分配給單無線站點(single?wireless?station,簡稱STA)以在使用前導碼穿刺時更有效地利用可用頻譜、增強的頻譜效率和網絡吞吐量,并實現頻率分集,以提高整體鏈路質量。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使用聚合了多個RU的聚合多資源單元(“虛擬資源單元”或“vRU”)將多個資源單元分配給單無線站點,并且可根據現有標準,例如IEEE?802.11ax中定義的填充方案和RU(例如RU26、RU52、RU106、RU242、RU484、RU996、RU2x996),來計算虛擬RU的參數。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基于在此描述的公式和/或使用在特定實現中預定義的表,用于聯合編碼的虛擬RU相關參數可被直接計算。
本發明的實施例可對在虛擬RU中聚合的每個RU、對跨多個RU進行聯合編碼、或對將RU分配到可被聯合編碼的多個組的混合傳輸方案進行獨立編碼。虛擬RU的相關參數被用于聯合編碼過程的發送方和接收方。基于虛擬RU的聯合編碼方法可被容易地擴展為適用于一般RU聚合中任一大小的RU和多RU聚合中任一數量的RU。此外,對于多RU聚合,這種基于虛擬RU的方法還可被擴展到每個RU上不相等的調制編碼方式(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簡稱MCS)或不相等數量的空間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發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未經聯發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164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