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煤氣水分離呼吸氣收集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61377.2 | 申請日: | 2020-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185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付紅學;施福富;牛秀珍;張紅霞;朱小娟;王貴;楊麗歷;王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賽鼎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L3/10 | 分類號: | C10L3/10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維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馬鳳嬌 |
| 地址: | 030003 山西省太原市***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煤氣 水分 呼吸 收集 系統 方法 | ||
1.一種煤氣水分離呼吸氣收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呼吸氣收集總管(1)、去氣柜呼吸氣輸送管(2)、呼吸氣氣柜(3)、氣柜液位控制呼吸氣變頻風機(7)、出界區呼吸氣輸送管(8)、氣柜液位控制呼吸氣輸送閥(9)、呼吸氣放空切斷閥(10)、呼吸氣放空管(11)、氣柜液位低補充氮氣閥(12)、氮氣管道(13)、來自低溫甲醇洗裝置的煤氣水管道(22)、來自煤氣冷卻裝置的含油煤氣管道(23)、含油煤氣水膨脹槽(24)、油分離器(25)、油分離器(25)的頂部呼吸氣管道(26)、最終油分離器(27)、最終油分離器(27)的頂部呼吸氣管道(28)、來自煤氣冷卻裝置的含焦油煤氣水管道(29)、來自氣化裝置的含塵煤氣水管道(30)、煤氣水換熱器(31)、含塵煤氣水冷卻器(32)、含塵煤氣水膨脹槽(33)、初焦油分離器(34)、初焦油分離器(34)的頂部呼吸氣管道(35)、純焦油槽(36)、純焦油槽(36)的頂部呼吸氣管道(37)、純焦油泵(38)、油槽(39)、油槽(39)的頂部呼吸氣管道(40)、油泵(41)、第一緩沖槽(42)、第一緩沖槽(42)的頂部呼吸氣管道(43)、煤氣水輸送泵(44)、噴射煤氣水泵(45)、噴射煤氣水泵(46)、一級煤氣水冷卻器(47)、二級煤氣水冷卻器(48)、第二緩沖槽(49)、第二緩沖槽(49)的頂部呼吸氣管道(50)、煤氣水輸送泵(51)、雙介質過濾器(52)、產品煤氣水緩沖槽(53)、產品煤氣水緩沖槽(53)的頂部呼吸氣管道(54)、產品煤氣水泵(55)、產品煤氣水管道(56)、沖洗煤氣水加熱器(57)、沖洗槽(58)、過濾器沖洗泵(59)、泥漿液槽(60)、泥漿液槽(60)的頂部呼吸氣管道(61)、泥漿液泵(62)、焦油污水槽(63)、焦油污水槽(63)的頂部呼吸氣管道(64)和焦油污水泵(65),其中:
所述來自低溫甲醇洗裝置的煤氣水管道(22)和來自煤氣冷卻裝置的含油煤氣管道(23)均與含油煤氣水膨脹槽(24)的煤氣水進口連接;
含油煤氣水膨脹槽(24)的煤氣水出口與油分離器(25)的煤氣水進口連接,油分離器(25)的油出口與油槽(39)的油進口連接,油槽(39)的油出口與油泵(41)連接,油分離器(25)的煤氣水出口與最終油分離器(27)的煤氣水進口連接;
來自煤氣冷卻裝置的含焦油煤氣水管道(29)和來自氣化裝置的含塵煤氣水管道(30)均與煤氣水換熱器(31)的煤氣水進口連接,煤氣水換熱器(31)的煤氣水出口與含塵煤氣水冷卻器(32)的煤氣水進口連接,含塵煤氣水冷卻器(32)的煤氣水出口與含塵煤氣水膨脹槽(33)的煤氣水進口連接;
含塵煤氣水膨脹槽(33)的煤氣水出口與初焦油分離器(34)的煤氣水進口連接,初焦油分離器(34)的焦油出口與純焦油槽(36)的焦油進口連接,純焦油泵(38)與純焦油槽(36)底部連接;
初焦油分離器(34)的煤氣水出口與最終油分離器(27)的煤氣水進口連接,初焦油分離器(34)的煤氣水出口和油分離器(25)的煤氣水出口還均與第一緩沖槽(42)的煤氣水進口連接,第一緩沖槽(42)的煤氣水出口與煤氣水輸送泵(44)的煤氣水進口連接,煤氣水輸送泵(44)的煤氣水出口與一級煤氣水冷卻器(47)的煤氣水進口連接,一級煤氣水冷卻器(47)的煤氣水出口與二級煤氣水冷卻器(48)的煤氣水進口連接,二級煤氣水冷卻器(48)的煤氣水出口與最終油分離器(27)的煤氣水進口連接,一級煤氣水冷卻器(47)的煤氣水出口也與最終油分離器(27)的煤氣水進口連接,最終油分離器(27)的煤氣水出口與第二緩沖槽(49)的煤氣水進口連接,噴射煤氣水泵(46)與第一緩沖槽(42)的煤氣水出口連接,噴射煤氣水泵(45)的煤氣水進口與第一緩沖槽(42)的煤氣水出口連接,噴射煤氣水泵(45)的煤氣水出口與煤氣水換熱器(31)的噴射煤氣水入口連接,第一緩沖槽(42)和第二緩沖槽(49)的底部連接,噴射煤氣水泵(45)和噴射煤氣水泵(46)也與第二緩沖槽(49)連接;
第二緩沖槽(49)的煤氣水出口與煤氣水輸送泵(51)的煤氣水進口連接,煤氣水輸送泵(51)的煤氣水出口與雙介質過濾器(52)的煤氣水進口連接,雙介質過濾器(52)的煤氣水出口與產品煤氣水緩沖槽(53)的煤氣水進口連接,產品煤氣水緩沖槽(53)的煤氣水出口經產品煤氣水泵(55)與產品煤氣水管道(56)連接;
產品煤氣水管道(56)還與沖洗煤氣水加熱器(57)的煤氣水進口連接,沖洗煤氣水加熱器(57)的煤氣水出口與沖洗槽(58)的煤氣水進口連接,沖洗槽(58)的煤氣水出口經過濾器沖洗泵(59)與雙介質過濾器(52)的沖洗水進口連接,雙介質過濾器(52)的泥漿液出口與泥漿液槽(60)的泥漿液進口連接,泥漿液槽(60)的泥漿液出口經泥漿液泵(62)與初焦油分離器(34)的泥漿液進口連接;
含油煤氣水膨脹槽(24)、油分離器(25)、最終油分離器(27)、含塵煤氣水膨脹槽(33)、純焦油槽(36)、油槽(39)、第一緩沖槽(42)、第二緩沖槽(49)、產品煤氣水緩沖槽(53)、沖洗槽(58)和泥漿液槽(60)的焦油污水出口均與焦油污水槽(63)的焦油污水進口連接,焦油污水槽(63)的焦油污水出口經焦油污水泵(65)與初焦油分離器(34)的煤氣水進口連接;
油分離器(25)的頂部呼吸氣管道(26)、油槽(39)的頂部呼吸氣管道(40)、最終油分離器(27)的頂部呼吸氣管道(28)、初焦油分離器(34)的頂部呼吸氣管道(35)、純焦油槽(36)的頂部呼吸氣管道(37)、第一緩沖槽(42)的頂部呼吸氣管道(43)、第二緩沖槽(49)的頂部呼吸氣管道(50)、產品煤氣水緩沖槽(53)的頂部呼吸氣管道(54)、泥漿液槽(60)的頂部呼吸氣管道(61)和焦油污水槽(63)的頂部呼吸氣管道(64)均與呼吸氣收集總管(1)連接,沖洗槽(58)的頂部呼吸氣管道與泥漿液槽(60)的頂部呼吸氣管道(61)連通,去氣柜呼吸氣輸送管(2)一端與呼吸氣收集總管(1)連接,去氣柜呼吸氣輸送管(2)另一端與呼吸氣氣柜(3)的進氣口連接,呼吸氣氣柜(3)的出氣口經氣柜液位控制呼吸氣變頻風機(7)與出界區呼吸氣輸送管(8)連接,氣柜液位控制呼吸氣輸送閥(9)安裝于出界區呼吸氣輸送管(8)上,氮氣管道(13)與呼吸氣氣柜(3)連接,氣柜液位低補充氮氣閥(12)安裝于氮氣管道(13)上,呼吸氣放空管(11)與呼吸氣收集總管(1)連接,呼吸氣放空切斷閥(10)安裝于呼吸氣放空管(11)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賽鼎工程有限公司,未經賽鼎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137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輥系水平測量通用輔助工具
- 下一篇:一種臨床用針灸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