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刺激頻率耳聲發射的骨導耳機均衡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60826.1 | 申請日: | 2020-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696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8 |
| 發明(設計)人: | 桑晉秋;聶亞飛;王杰;張芳杰;鄭成詩;李曉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4R1/10 | 分類號: | H04R1/10;H04R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陳琳琳;楊青 |
| 地址: | 10019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刺激 頻率 聲發 耳機 均衡 方法 | ||
1.一種基于刺激頻率耳聲發射的骨導耳機均衡方法,所述方法具體包括:
受試者佩戴骨導耳機并同時佩戴氣導耳機;或者受試者佩戴骨導耳機,距離受試者正前方的固定距離處設置揚聲器;
受試者單側耳道內裝入探針式傳聲器;
測量刺激頻率耳聲發射信號,利用雙誘發技術去除誘發音偽跡,分別計算氣導誘發音與耳聲發射信號之間的氣導耳聲發射傳遞函數以及骨導誘發音與耳聲發射信號之間的骨導耳聲發射傳遞函數;
根據氣導耳聲發射傳遞函數和骨導耳聲發射傳遞函數計算得到氣-骨導差異傳遞函數;
根據氣-骨導差異傳遞函數計算得到骨導耳機均衡函數;
根據骨導耳機均衡函數對骨導耳機進行均衡處理;
所述測量刺激頻率耳聲發射信號,利用雙誘發技術去除誘發音偽跡,分別計算氣導誘發音與耳聲發射信號之間的氣導耳聲發射傳遞函數,以及骨導誘發音與耳聲發射信號之間的骨導耳聲發射傳遞函數;具體包括:
使用氣導設備發出固定時長的掃頻探測音,使用骨導設備發出固定時長的掃頻抑制音,基于雙音抑制原理采用雙誘發技術去除誘發音偽跡,得到氣導設備激勵下的耳聲發射信號;所述氣導設備為氣導耳機或揚聲器,所述骨導設備為骨導耳機;
根據氣導設備激勵下的耳聲發射信號計算得到氣導耳聲發射傳遞函數;
使用骨導設備發出固定時長的掃頻探測音,使用氣導設備發出固定時長的掃頻抑制音,基于雙音抑制原理采用雙誘發技術去除誘發音偽跡,得到骨導設備激勵下的耳聲發射信號;
根據骨導設備激勵下的耳聲發射信號計算得到骨導耳聲發射傳遞函數;
所述使用氣導設備發出固定時長的掃頻探測音,使用骨導設備發出固定時長的掃頻抑制音,基于雙音抑制原理采用雙誘發技術去除誘發音偽跡,得到氣導設備激勵下的耳聲發射信號;具體包括:
設置氣導設備工作固定時長T,發出的掃頻探測音為S1,探針式傳聲器收到的信號為V1;
設置氣導設備停止工作,設置骨導設備工作固定時長T,發出的掃頻抑制音為S2,S2的每一時刻頻率比S1的對應時刻的頻率高200-400Hz,探針式傳聲器收到的信號為V2;
設置氣導設備和骨導設備同時工作固定時長T,探針式傳聲器收到的信號為V3;
基于雙音抑制原理采用雙誘發技術去除S1和S2的誘發音偽跡,得到氣導設備激勵下的耳聲發射信號E1:
E1=V1+V2-V3;
所述使用骨導設備發出固定時長的掃頻探測音,使用氣導設備發出固定時長的掃頻抑制音,基于雙音抑制原理采用雙誘發技術去除誘發音偽跡,得到骨導設備激勵下的耳聲發射信號;具體包括:
設置骨導設備工作固定時長T,發出的掃頻探測音為S4,探針式傳聲器收到的信號為V4;
設置骨導設備停止工作,設置氣導設備工作固定時長T,發出的掃頻抑制音為S5,S5的每一時刻頻率比S4的對應時刻的頻率高200-400Hz,探針式傳聲器收到的信號為V5;
設置骨導設備和氣導設備同時工作固定時長T,探針式傳聲器收到的信號為V6;
基于雙音抑制原理采用雙誘發技術去除S4和S5的誘發音偽跡,得到骨導設備激勵下的耳聲發射信號E4:
E4=V4+V5-V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刺激頻率耳聲發射的骨導耳機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氣導設備激勵下的耳聲發射信號計算得到氣導耳聲發射傳遞函數;具體為:根據氣導設備發出的掃頻探測音S1和氣導設備激勵下的耳聲發射信號E1,通過互相關法、解卷積法或頻譜相除法,由下式計算得到該氣導設備對應的耳聲發射傳遞函數Ha:
E1=S1*Ha
其中,*表示時域信號卷積運算。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刺激頻率耳聲發射的骨導耳機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骨導設備激勵下的耳聲發射信號計算得到骨導耳聲發射傳遞函數;具體為:根據骨導設備發出的掃頻探測音S4和骨導設備激勵下的耳聲發射信號E4,通過互相關法、解卷積法或頻譜相除法,由下式計算得到該骨導設備對應的耳聲發射傳遞函數Hb:
E4=S4*Hb
其中,*表示時域信號卷積運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082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