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背光結構及LCD顯示模組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60358.8 | 申請日: | 2020-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7462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31 |
| 發明(設計)人: | 王秋里;陳雷;汪志強;馬鑫;孫川;姚建峰;王新宇;譚丁煬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00 | 分類號: | G02B6/00;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劉繼昂 |
| 地址: | 10001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背光 結構 lcd 顯示 模組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背光結構及LCD顯示模組,背光結構包括:導光板;多個光源;第一棱鏡片,第一棱鏡片與導光板層疊設置且間隔開,第一棱鏡片包括第一基板和多個第一凸起;第二棱鏡片,第二棱鏡片與第一棱鏡片層疊設置且間隔開,第二棱鏡片位于第一棱鏡片的遠離導光板的一側,第二棱鏡片包括第二基板和多個第二凸起,第二基板的靠近第一棱鏡片的表面上設有霧度層。根據本發明的背光結構,可以有效的改善霧度層經過光學系統放大之后的顆粒感現象,提高了畫面品質。另外第二棱鏡片上的第二凸起位于第二基板的遠離第一棱鏡片的一側,便于霧度層的設置,且通過設置第一棱鏡片和第二棱鏡片兩個棱鏡片可以使得光線的最終射出角度滿足需求,且結構簡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LCD顯示模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背光結構及LCD顯示模組。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中,指向型背光,由于具有出光亮度視角、正向光亮度可調等方面的優勢,近些年在車載高亮度顯示、筆記本防窺顯示、VR(Virtual Reality,虛擬現實技術)高亮度顯示等方面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逆棱鏡和匹配的LGP(導光板)是最常用的指向型背光方案,經常會通過引入霧度的方式來使得光線勻化,并起到遮蔽膜材表面不良、瑕疵的作用。在逆棱鏡和匹配LGP的指向型背光中,霧度層靠近入眼側,霧度層為微米、亞微米級的不平坦層來實現光線在一定角度的整體發散,從而起到勻化光線,降低棱鏡片、LGP等表面瑕疵的可視程度,使得畫面品質提升。這種指向型背光應用到具有光學放大功能的光學目視系統(例如VR)中時,光線從霧度層表面的形貌出射發散并得到放大,但由于靠近人眼側,使得畫面光線強度更接近霧度層表面形貌,畫質的顆粒感嚴重。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背光結構,所述背光結構可以有效的改善霧度層經過光學系統放大之后的顆粒感現象。
本發明還提出一種LCD顯示模組,所述LCD顯示模組包括上述背光結構。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背光結構,包括:導光板;多個光源,多個所述光源設在所述導光板的側面且沿所述導光板相應的側壁的長度方向間隔分布;第一棱鏡片,所述第一棱鏡片與所述導光板層疊設置且間隔開,所述第一棱鏡片包括第一基板和多個第一凸起,多個所述第一凸起設在所述第一基板的遠離所述導光板的一側,每個所述第一凸起沿多個所述光源的排布方向延伸,多個所述第一凸起的排布方向與所述第一凸起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二棱鏡片,所述第二棱鏡片與所述第一棱鏡片層疊設置且間隔開,所述第二棱鏡片位于所述第一棱鏡片的遠離所述導光板的一側,所述第二棱鏡片包括第二基板和多個第二凸起,多個所述第二凸起設在所述第二基板的遠離所述第一棱鏡片的一側,每個所述第二凸起的延伸方向與所述第一凸起相同,多個所述第二凸起的排布方向與多個所述第一凸起的排布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基板的靠近所述第一棱鏡片的表面上設有霧度層。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背光結構,通過使得霧度層設在第二棱鏡片的靠近第一棱鏡片的一側,可以使得霧度層位于第二棱鏡片的遠離人眼的一側,從而使得光線經過霧度層后分散的程度較好,可以有效的改善霧度層經過光學系統放大之后的顆粒感現象,提高了畫面品質。另外第二棱鏡片上的第二凸起位于第二基板的遠離第一棱鏡片的一側,便于霧度層的設置,且通過設置第一棱鏡片和第二棱鏡片兩個棱鏡片可以使得光線的最終射出角度滿足需求,且結構簡單。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基板的厚度為d1,所述第二基板的厚度為d2,d1≥65μm,d2≥65μm。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d1+d2≤250μm。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的厚度和所述第二基板的厚度滿足:d1=d2。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凸起的橫截面為三角形,且存在一條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遠離所述導光板的表面上,所述第二凸起的橫截面為三角形,且存在一條邊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遠離所述第一棱鏡片的表面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6035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鑄造用鐵水的脫硫預處理工藝
- 下一篇:環保氣體絕緣開關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