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危化品泄漏定性偵檢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50928.5 | 申請日: | 2020-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9103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14 |
| 發明(設計)人: | 朱亮;肖安山;高少華;馬明;李明駿;賈潤中;朱勝杰;姜鳴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N21/31 | 分類號: | G01N21/31;G01N21/35;G01N21/3504;G01N21/17;G01J5/00;G01M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濱;王曉曉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危化品 泄漏 定性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屬于危化品泄漏偵查技術領域,公開一種危化品泄漏定性偵檢方法及系統,所述方法包括:獲取危化品泄漏現場的紅外成像數據,根據所述紅外成像數據確定危化品泄漏源以及所述泄漏源的泄漏區域;采集所述泄漏區域的光譜數據并分析,根據所述光譜數據確定所述泄漏區域的泄漏物質的種類和擴散軌跡;獲取危化品泄漏現場所有泄漏區域的泄漏物質的種類和擴散軌跡,建立危化品的泄漏分布圖。本方法在利用紅外成像鎖定危化品泄漏源的基礎上開展泄漏區域光譜數據采集、分析,能夠在幾秒鐘的時間內快速定性偵檢出泄漏物質的種類和擴散軌跡,偵檢速度快、效率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危化品泄漏偵查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危化品泄漏定性偵檢方法以及一種危化品泄漏定性偵檢系統。
背景技術
生產石油化工產品的大部分原料、半成品、副產品、廢棄物等都是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特性的危險化學品,其生產工藝過程復雜,在生產、儲存、運輸等過程中常常伴有高溫、高壓的情況,極易引發安全生產事故。由于倉庫中危化品數量、內容、存儲方式等不明確,當發生危化品泄漏事故時,給事故應急救援造成了極大障礙。發生危化品泄漏事故時,第一時間掌握現場泄漏危化品種類、實時跟蹤危化品擴散影響區域是開展科學救援的關鍵。
目前,對危化品泄漏現場進行偵檢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例如,申請號為“201510276568.0”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在危化品泄漏事故現場進行各種環境信息監測的移動機器人控制管理系統,包括事故監測控制系統和事故監測管理系統,通過無線遠程控制機器人運動,采用多傳感器監測、GPS定位、紅外攝像機監測收集危化品泄漏事故現場信息,利用事故監測管理系統分析處理現場環境信息,指導救援人員制訂救援方案。該方法解決了事故現場環境各類信息集成管理問題,但是缺乏危化品種類、擴散軌跡及泄漏分布圖關鍵信息,難以完全滿足事故應急快速偵檢需求。
例如,申請號為“201110146379.3”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高光譜成像化學氣體檢測識別方法,先在被檢測地區無化學氣體時拍攝光譜圖像得到背景的像素向量,再從化學氣體光譜庫中得到被檢測化學氣體光譜向量,然后對被檢測地區有化學氣體時拍攝光譜圖像,利用最小化馬氏距離的方式判斷識別氣體類別,解決了現有的基于化學方法對化學氣體的檢測和識別的方法需要到現場取樣和檢測速度慢的技術問題。然而,該方法需要預先在待測區域無化學氣體時拍攝紅外光譜圖像,需要先驗知識,不能滿足事故應急快速偵檢需求。
例如,申請號為“201611266424.8”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基于無人機的特種設備和危化品事故應急處置方法,在事故現場可控范圍內,操控無人機對事故現場進行勘查;獲得事故現場第一手信息并對事故現場安全狀況進行研判,事故應急處置人員根據無人機反饋的信息實施應急救援和處置,可對特種設備和危化品事故進行快速響應并實施應急處置,同時可實現事故應急預案的及時更新。然而,該方法只能第一時間提供事故現場基本信息,包括準確地點、現場狀況、周邊自然環境等,無法進一步提供危化品種類信息,導致偵檢信息有限,科學指導應急救援能力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危化品泄漏定性偵檢方法,以至少解決危化品泄漏偵檢效率低、時效性差,無法提供危化品種類信息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一種危化品泄漏定性偵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危化品泄漏現場的紅外成像數據,根據所述紅外成像數據確定危化品泄漏源以及所述泄漏源的泄漏區域;
采集所述泄漏區域的光譜數據并分析,根據所述光譜數據確定所述泄漏區域的泄漏物質的種類和擴散軌跡;
獲取危化品泄漏現場所有泄漏區域的泄漏物質的種類和擴散軌跡,建立危化品的泄漏分布圖。
進一步地,所述采集所述泄漏區域的光譜數據并分析,根據所述光譜數據確定所述泄漏區域的泄漏物質的種類和擴散軌跡,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5092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