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樹脂組合物、熱塑性樹脂復合材料和熱塑性樹脂制品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50926.6 | 申請日: | 2020-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174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30 |
| 發明(設計)人: | 楊珂;黃賢濱;單廣斌;蔣秀;張艷玲;宋曉良;劉艷;潘隆;屈定榮;陳文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8L23/08 | 分類號: | C08L23/08;C08L37/00;C08L51/06;C08L23/06;C08L77/10;C08K9/02;C08K9/06;C08K7/06;C08K5/3415;C08K7/14;C08K7/04;C08F210/02;C08F224/00;C08F8/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劉依云;喬雪微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樹脂 組合 塑性 復合材料 制品 | ||
1.一種樹脂組合物,包含纖維填料、具有功能化基團的聚合物基體及交聯劑,其中,所述功能化基團為呋喃基團、環戊二烯基團、噻吩基團和吡咯基團中至少一種,所述交聯劑中馬來酰亞胺基團的官能度≥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樹脂組合物,其中,相對于100重量份的聚合物基體,所述纖維填料為1-300重量份,交聯劑為0.5-20重量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樹脂組合物,其中,聚合物基體的重均分子量為5000-800000,優選為50000-500000。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樹脂組合物,其中,聚合物基體中功能化基團占聚合物分子鏈結構單元摩爾數的0.1-20%,優選為0.5-2%。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樹脂組合物,其中,所述聚合物基體為第一單體與功能化基團取代的第二單體的共聚物,且第一單體、第二單體相同或不同;
優選地,所述功能化基團取代的第二單體具有如式I所示的結構,
在式I中,Q為O元素、N元素、S元素或C元素,R1、R2、R3、R4相同或不同,各自獨立地選自氫、甲基、乙基、異丙基、叔丁基或苯基,m為1-8的整數。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樹脂組合物,其中,所述聚合物基體含有如式II所示的結構單元,
在式II中,Q為O元素、N元素、S元素或C元素,R1為氫或甲基,R2、R3、R4相同或不同,各自獨立地選自氫、甲基、乙基、異丙基、叔丁基或苯基,n為1-4的整數;
優選地,所述聚合物基體為第一單體的均聚物和馬來酸酐的接枝共聚物與有機胺的反應產物,其中有機胺選自呋喃胺、噻吩胺、吡咯胺和環戊二烯胺中的至少一種。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樹脂組合物,其中,所述聚合物基體含有如式III所示的結構單元,
在式III中,Q為O元素、N元素、S元素或C元素,R1為氫或甲基,R5為氫或甲基,R2、R3、R4相同或不同,各自獨立地選自氫、甲基、乙基、異丙基、叔丁基或苯基,n為1-4的整數;
優選地,所述聚合物基體為第一單體的均聚物和甲基丙烯酸的接枝共聚物與有機胺的反應產物,其中有機胺選自呋喃胺、噻吩胺、吡咯胺和環戊二烯胺中的至少一種。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樹脂組合物,其中,所述交聯劑選自N,N'-(1,4-亞苯基)雙馬來酰亞胺、1,6-二馬來酰亞胺基己烷、1,8-二(馬來酰亞胺基)-3,6-二氧雜辛烷、二硫基-雙馬來酰亞胺基乙烷、1,2-二馬來酰亞胺基乙烷、1,4-雙(馬來酰亞胺基)丁烷、1,11-雙馬來酰亞胺基-3,6,9-三氧代十一烷、1,2-雙(馬來酰亞胺基乙氧基)乙烷和N,N'-(4,4'-亞甲基二苯基)雙馬來酰亞胺中的至少一種。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樹脂組合物,其中,所述纖維填料選自碳纖維、玻璃纖維、芳綸纖維、聚乙烯纖維和陶瓷纖維中的至少一種。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樹脂組合物,其中,所述纖維填料包含50-100重量%經硅烷改性的纖維。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樹脂組合物,其中,制備所述經硅烷改性的纖維的方法包括:
(1)將原纖維進行表面氧化處理,得到第一纖維;
(2)將所述第一纖維、硅烷偶聯劑在20-50℃接觸0.1-8h,之后洗滌干燥,得到經硅烷改性的纖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5092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