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循環再利用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50434.7 | 申請日: | 2020-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0769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董配永;劉紅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夏董氏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7/00 | 分類號: | C22B7/00;B01D5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侯蔚寰 |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東城***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子產品 回收 處理 循環 再利用 系統 方法 | ||
1.一種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循環再利用系統,包括箱體(1)和轉軸(6),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1)的內側安裝有加熱塊(2),且加熱塊(2)的上方設置有收集盒(4),所述收集盒(4)的下端固定有滑軌(3),且收集盒(4)的上方安裝有進料斗(5),所述轉軸(6)安裝于進料斗(5)的內側,且轉軸(6)的外端固定有大磨輪(7),所述大磨輪(7)的后方安裝有小磨輪(10),所述轉軸(6)的后端固定有傳動直齒輪(11),且轉軸(6)的前端安裝有從動斜齒輪(14),所述從動斜齒輪(14)的下方設置有主動斜齒輪(12),且主動斜齒輪(12)的下方安裝有電機(13),所述進料斗(5)的右側設置有尾氣處理機構(9),且進料斗(5)的右側安裝有進料蓋(8),所述進料斗(5)的前端設置有套筒(17),且套筒(17)的內側安裝有軸承(18),所述軸承(18)的前方設置有壓緊環(15),且壓緊環(15)的內側旋接有螺栓(1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循環再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盒(4)通過滑軌(3)與箱體(1)之間構成可滑動結構,且滑軌(3)之間關于收集盒(4)的中軸線等距分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循環再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磨輪(7)與小磨輪(10)之間相嚙合,且大磨輪(7)與小磨輪(10)在轉軸(6)上一大一小依次排列。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循環再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氣處理機構(9)包括排氣口(901)、倉蓋(902)、合頁(903)、活性炭過濾包(904)、過濾倉(905)和排氣管(906),所述排氣管(906)的上方固定有過濾倉(905),所述過濾倉(905)的內部設置有活性炭過濾包(904),且過濾倉(905)的上方設置有倉蓋(902),所述倉蓋(902)的中部開設有排氣口(901),且倉蓋(902)的右端設置有合頁(903)。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循環再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倉蓋(902)通過合頁(903)與過濾倉(905)之間構成旋轉結構,且過濾倉(905)的內表面與活性炭過濾包(904)的外表面相貼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循環再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直齒輪(11)與轉軸(6)之間為固定連接,且傳動直齒輪(11)之間關于進料斗(5)的中心線對稱分布。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循環再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斜齒輪(12)與從動斜齒輪(14)之間相嚙合,且從動斜齒輪(14)的中軸線與轉軸(6)的中軸線相重合。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循環再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緊環(15)通過螺栓(16)與套筒(17)相連接,且壓緊環(15)的后表面與軸承(18)的前表面相貼合。
9.一種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循環再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利用的方法是對液態金屬進行電解,將電解后的金屬回收利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夏董氏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華夏董氏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50434.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天線、天線陣列及基站
- 下一篇:一種變電站巡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