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分離式包扎醫療裝置及組合式包扎醫療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50222.9 | 申請日: | 2020-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2920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4 |
| 發明(設計)人: | 曾磊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曾藍緣 |
| 主分類號: | A61F13/00 | 分類號: | A61F13/00;A61F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華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顏思文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湘龍***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離 包扎 醫療 裝置 組合式 | ||
本申請公開的分離式包扎醫療裝置,包括:軀干包扎裝置;軀干包扎裝置包括:支撐豎條組;上支撐環;中支撐環;下支撐環;設置在上支撐環、中支撐環和下支撐環上的拱形條;可拆卸設置在上支撐環、中支撐環和下支撐環上的蓋板組,相較于現有技術而言,能夠減少傳統燒燙傷醫療中創面與包裹物粘連帶來的創面感染,適當提高病人康復期的自主活動能力,極大程度避免了接觸式包扎法中紗布粘連皮膚創面給患者帶來的痛苦,特別有利于燒傷濕潤療法的創面包扎,避免藥膏,皮膚,紗布三者之間的粘連,在有效遮擋外部環境不利因素、維持濕潤藥膏形成的覆蓋同時保持創面透氣,利于皮膚創面自我修復進程。本申請還公開一種組合式包扎醫療裝置,同樣具有上述效果。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醫療衛生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分離式包扎醫療裝置;本申請還涉及一種組合式包扎醫療裝置。
背景技術
皮膚大面積燒、燙傷后,患者愈合難,易感染,愈合后容易留疤,影響肢體活動,甚至給病患造成終生遺憾或直接導致死亡,給社會造成巨大負擔。現代中醫師發明了燒、湯傷濕潤療法,效果明顯。濕潤療法的特點是將具有激發干細胞再生因子的營養藥膏定期涂抹在無菌化清理后的創面上,由于創面擁有持續的營養來源,生長更新較快,加上藥膏濕潤的過程,使得創面結痂十分薄潤,甚至幾乎不結痂。其藥膏營養物質滲透創面痂層,可以直接供給細胞再生,愈合過程中沒有厚痂導致的皮膚拉扯,康復后幾乎沒有明顯疤痕,不影響肢體活動,結果優勢十分明顯。
自2010年將燒燙傷濕潤療法發布以來,治愈率高,社會效益好,惠及眾多患者,為了避免大面積燒燙傷患者因創面發炎出現生命危險或影響康復,身體內部需要配合使用抗菌藥物,外部需要生理鹽水、碘伏、康復新液等清洗,適情及時清理傷口腐肉,再定期涂抹美寶濕潤燒傷膏。即使如此,不結痂依然使得創面衛生護理和抗菌消炎難度大,傳統包扎方法極易造成濕潤療法過程中創面撕裂和綠膿桿菌等菌群感染,需要反復清理傷口,大面積燒燙傷還必須使患者處在無菌環境下袒露治療,放棄包扎。傳統包扎反復清理傷口的難點:傳統的接觸式包扎方式伴隨著膏體、創面組織液的逐漸干燥過程,極易導致皮膚與紗布等創面包扎物的粘連,分離包扎物與創面時,造成愈合面破裂,容易引發繼發性皮膚感染,還給患者造成巨大的身心痛苦,極可能造成濕潤療法的失敗。一些嬰幼兒尚不能使用麻醉,因此嬰幼兒燙傷因紗布粘連而進行肉、布分離時會造成巨大的痛苦,同時加重配合治療的困難。放棄包扎無菌環境袒露條件下治療的難點:許多醫院并不能提供足夠的無菌恒溫病房或特護病房,即使提供也面臨著醫療成本大幅上升,嚴重限制患者的正常活動,同時部分患者出于隱私性、保密性的擔憂對需要袒露身體治療比較反感。以上兩點嚴重限制了醫院和病患使用濕潤再生療法,導致患者產生更多的經濟負擔,同時加重政府部門應急救援負擔。戰時背景下,燒燙傷人群數量大,環境惡劣,燒燙傷創面面積大,難以在野外大量提供合適的防護條件,給戰時的軍民燒燙傷醫療造成極大困難。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分離式包扎醫療裝置,其能夠減少傳統燒燙傷醫療中創面被感染率,適當提高病人康復期的自主活動能力,減少患者的痛苦,且便于儲備,已經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一種分離式包扎醫療裝置,不僅極大提高新型濕潤療法的適用率,也可減少傳統燒燙傷醫療中創面被感染率,適當提高病人康復期的自主活動能力,全面提升現有皮膚燒、湯、擦傷醫療的質量,減少患者的痛苦。
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曾藍緣,未經曾藍緣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5022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