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OLT多級交換下業務接入的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45731.2 | 申請日: | 2020-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8330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0 |
| 發明(設計)人: | 劉家璽 | 申請(專利權)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Q11/00 | 分類號: | H04Q11/00;H04L12/46 |
| 代理公司: | 武漢智權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邱云雷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olt 多級 交換 業務 接入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OLT多級交換下業務接入的方法及系統,涉及數據通信領域,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建立主控板與PON業務板間硬件連接關系的硬件映射表;利用VLAN隔離劃分PON業務板中不同的PON業務口的VPWS業務,以使主控板區分不同的PON業務口,并根據硬件映射表,建立主控板的交換口與VPWS業務的一對一關系;基于建立的主控板的交換口和VPWS業務的一對一關系,通過主控板進行上行業務的VPWS封裝與下行業務的VPWS解封裝。本發明中的OLT多級交換下業務接入的方法能避免將未配置有VPWS的業務進行VPWS封裝,以及用戶業務在主控板可能丟失或者洪泛到多個PON業務口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據通信領域,具體涉及一種OLT多級交換下業務接入的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城域網結構的扁平化,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線路終端)在寬帶接入的位置也在上移。網絡運營商也迫切需要將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協議標簽交換)業務下移,將核心層業務慢慢轉移到接入層,進而降低網絡維護復雜度及成本。另一方面,隨著IP路由技術的日新月異的發展,接入層設備通過擴展路由功能以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需求也愈發迫切。
MPLS技術是上世紀90年代末出現的轉發技術,其出現解決了網絡速度、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務質量)等問題。MPLS技術獨立于傳統的二層和三層網絡,簡化了數據包處理,提升了數據包處理效率。同時,基于MPLS的TE(Traffic Engineering,流量工程)技術、FRR(Fast ReRoute,快速重路由)等保護技術,更是提升了網絡的QOS。
MPLS技術發展在IP技術之上,旨在解決IP路由在轉發過程能遇到的問題,因此,MPLS技術可以非常容易地實現基于IP技術的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虛擬專用網絡)業務。基于MPLS的L2VPN包括VPLS(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虛擬專用局域網業務)和VPWS(Virtual Private Wire Service)兩種模式,VPWS適用于點到點的組網應用模式,VPLS可以實現點到多點、多點到多點的組網。
VPWS技術是一種點到點的虛擬專線技術,能夠支持幾乎所有的鏈路層協議。但是,在多級交換的OLT硬件架構方案下部署VPWS業務,實現PON用戶側點到點的私有業務的接入,卻存在如下缺陷:
在這種多級交換的硬件架構里,主控板與PON業務板間業務交換是通過主控交換芯片(switch)與PON芯片交換來完成的,主控交換芯片與線卡PON芯片的對應關系是“一對多”的,然而,這種對應關系是對用戶并不可見,用戶能夠看到的是PON業務口。因此,在部署VPWS這種點對點業務時,存在天生的缺陷——真正AC(attachment circuit,接入電路)側接入的其實是PON業務口。對于上行業務,正常的VPWS業務口到主控交換芯片,再由主控交換芯片轉至運營商網絡,但非VPWS業務口的普通業務也會“被”VPWS了。下行時,主控板的交換口收到VPWS業務時,由于硬件是“一對多”關系,到達主控交換芯片時,無法直接映射到指定的PON業務口,主控交換將無法正確地轉發到真正的AC接入口,故用戶業務在主控板可能丟失或者洪泛到多個PON業務口。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種OLT多級交換下業務接入的方法,其能避免將未配置有VPWS的業務進行VPWS封裝,以及用戶業務在主控板可能丟失或者洪泛到多個PON業務口的問題。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OLT多級交換下業務接入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建立主控板與PON業務板間硬件連接關系的硬件映射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4573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