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多傳感器進行三維射束分析儀的SSD精確調整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45716.8 | 申請日: | 2020-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322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10 |
| 發明(設計)人: | 楊國濤;熊秋鋒;龔嵐;黃成剛;張秋辰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中測輻射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N5/10 | 分類號: | A61N5/10;G01T1/29 |
| 代理公司: | 成都禾創知家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84 | 代理人: | 李小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傳感器 進行 三維 分析 ssd 精確 調整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多傳感器進行三維射束分析儀的SSD精確調整方法,通過三維射束分析儀的掃描支架,并配合液位傳感器,獲取線陣光敏CCD與三維射束分析儀水面的固有距離;通過線陣光敏CCD,并控制升降平臺的升降,獲取準確的SSD距離;線陣光敏CCD主要完成對野燈暗線的判斷,以及SSD刻度線的判斷。本發明有效的避免了人眼觀察和估讀SSD引起的誤差,提高了利用三維射束分析儀對放射治療設備水中劑量分布檢測的準確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三維射束分析儀調整領域,特別是一種利用多傳感器進行三維射束分析儀的SSD精確調整方法。
背景技術
2015年惡性腫瘤發病約392.9萬人,死亡約233.8萬人約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癥,每分鐘有7.5個人被確診為癌癥。與歷史數據相比,癌癥負擔呈持續上升態勢。近10多年來,惡性腫瘤發病率每年保持約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根據WHO數據顯示,大約70%的癌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需要進行放射治療,其中40%的人可以得到根治。
2017年,國家癌癥中心發布了《放射治療質量控制基本指南》,在此基礎上,2017年啟動了本次發布的5部放療專項指南的撰寫工作,經過兩年的評審、修改,今年正式對外發布。發布了《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質量控制指南》、《后裝治療機的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螺旋斷層放療系統的質量保證》、《放射治療記錄與驗證系統質量控制指南》和《調強放療劑量驗證實踐指南》5部放療質控指南,這是我國首次發布針對不同放療技術和設備的指南。
三維射束分析儀也稱三維水箱,是對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或60Co治療機)輸出的射線三維劑量分布進行測量和分析的大型儀器。是加速器廠商在生產過程中,對加速器各項參數進行調試的必須工具,也是治療計劃系統(TPS)所需參數的測量工具。不管是加速器的生產,還是臨床的放射治療過程,都需要該系統測量的數據。因此,三維水箱在保證放射治療質量中起著非常重耍的作用。
根據《JJG589-2008醫用電子加速器輻射源》規范內容,源皮距離(SSD)是指放療設備的放射源到人體皮膚的距離。在對放療設備進行水中劑量分布檢測時是指放療設備放射源到三維射束分析儀的水箱箱體內的水面距離。為了對放療設備進行質量檢測,必須對放療設備的各項關鍵劑量參數進行檢測。而在對放療設備這一些關鍵劑量參數進行量值檢測中,需要調整SSD,保證三維射束分析儀水面到放射源的距離為規程規定的100cm。
目前采用的調整方式為升降平臺配合人眼觀察,當100cm的SSD刻度線與射野的十字暗線重合就可以,存在一下問題:人眼觀察誤差為0.1mm~0.5mm。人眼判斷誤差為0.2mm以上的誤差就超過了國標《YYT 1538-2017 放射治療用自動掃描水模體系統性能和試驗方法》的定位精度要求,嚴重影響了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這些誤差直接影響到PDD(百分深度劑量)測量的數據,尤其是最大劑量點這個關鍵劑量參數,降低了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如果是最終轉換到患者的治療過程中,那么就會導致照射不足或者過量等危險。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利用多傳感器進行三維射束分析儀的SSD精確調整方法,減小利用三維射束分析儀檢測放療設備水中劑量分布過程中的SSD確認時的人為誤差,并滿足《YYT 1538-2017 放射治療用自動掃描水模體系統性能和試驗方法》規定的定位精度,提高劑量分布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降低對放療患者的身體傷害。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利用多傳感器進行三維射束分析儀的SSD精確調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設置程控升降平臺,用于升降三維射束分析儀;線陣光敏CCD(ChargeCoupled Device,電荷藕合器件圖像傳感器)與液位傳感器在三維射束分析儀Z軸方向的距離為機械固定距離;
步驟2:下降三維射束分析儀Z軸,當液位傳感器有讀數時停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中測輻射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四川中測輻射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4571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