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小間距雙側擺動式復位折彎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39479.4 | 申請日: | 2020-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6857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31 |
| 發明(設計)人: | 彭俊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萊克福斯彈簧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11/00 | 分類號: | B21D11/00;B21D11/22;B21D37/10;B21D45/08;B21D43/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品益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401 | 代理人: | 張岳 |
| 地址: | 213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間距 擺動 復位 折彎 結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小間距雙側擺動式復位折彎結構,包括上模座、上夾板組件、上壓板組件、下模座和下模板組件,還包括擺塊組件、浮塊頂桿和下模折彎入塊,所述下模板組件開設有擺塊組件孔,所述擺塊組件設置于所述擺塊組件孔內且通過所述浮塊頂桿可伸縮地連接于所述下模座上,所述下模折彎入塊同軸套設在所述擺塊組件外且連接于所述下模板組件上,所述下模折彎入塊上部延伸有擠壓部,所述擺塊組件包括擺塊底座、擺塊復位頂桿和折彎擺塊,可通過伸縮擺塊復位頂桿驅動所述折彎擺塊在所述擺塊槽中轉動,該小間距雙側擺動式復位折彎結構適用于間距小、空間小的雙邊負角度折彎、易脫料、折彎精度高、效果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折彎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小間距雙側擺動式復位折彎結構。
背景技術
折彎是一種常見的對零件形狀的加工方式,通常利用折彎機和專用模具通過加壓等手段進行折彎處理,使零件產生塑性變形。
傳統的一些折彎設備,對于間距小于30mm的雙邊折彎,由于空間過小,普通燕尾滑塊或斜鍥滑塊布置較為困難,若無法布置滑塊,容易產生產品抱緊折彎塊的現象,脫料較為困難;如果沒有內限位塊的角度調整折彎,傳統說法叫“空整形”,這種情況通常很難得到穩定的折彎間距尺寸,且在“空整形”的過程中,產品的平面度容易受損;另外,兩側的負角度折彎難以同時完成。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適用于間距小或空間小的雙邊負角度折彎、易脫料、折彎精度高、效果好的小間距雙側擺動式復位折彎結構。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小間距雙側擺動式復位折彎結構,包括上模座、上夾板組件、上壓板組件、下模座和下模板組件,所述上模座設置于所述下模座上方,所述上夾板組件連接于所述上模座下平面,所述上壓板組件連接于所述上夾板組件下平面。
為了方便脫料,防止發生“產品抱緊折彎塊”現象,該小間距雙側擺動式復位折彎結構還包括擺塊組件、浮塊頂桿和下模折彎入塊,所述下模板組件開設有擺塊組件孔,所述擺塊組件設置于所述擺塊組件孔內且通過所述浮塊頂桿可伸縮地連接于所述下模座上,所述擺塊組件包括擺塊底座、擺塊復位頂桿和折彎擺塊,所述折彎擺塊一端具有圓形擺動部,另一端具有與產品內側面形狀相應的產品貼合部,所述擺塊底座上平面開設有與所述擺動部相應的擺塊槽,所述折彎擺塊的擺動部設置于所述擺塊槽內,所述擺塊復位頂桿一端連接于所述擺塊底座內,另一端與所述折彎擺塊抵靠,且可通過伸縮擺塊復位頂桿驅動所述折彎擺塊在所述擺塊槽中轉動。
為了實現產品負角度折彎,提高產品折彎精度和平面度,所述下模折彎入塊同軸套設在所述擺塊組件外且連接于所述下模板組件上,所述下模折彎入塊上部延伸有擠壓部。
為了實現雙邊折彎,作為優選,所述折彎擺塊和擺塊復位頂桿分別具有兩個且對稱設置在所述擺塊底座上,所述擺塊底座上的擺塊槽具有兩個且與所述折彎擺塊對應,所述下模折彎入塊上部對稱延伸有兩個擠壓部,所述擠壓部與所述折彎擺塊上的產品貼合部對應,根據實際情況,也可以選用更多或者更少的折彎擺塊和擺塊復位頂桿,在下模折彎入塊上設計更多或者更少的擠壓部。
為了提高設備靈活性和使用壽命,方便隨時根據產品進行更換或維護,所述上壓板組件包括上脫板、上脫墊板和上脫板壓料入塊,所述上脫墊板連接于所述上脫板上平面,所述上脫板壓料入塊可拆卸地嵌套在所述上脫板下平面且與所述擺塊組件同軸設置,用于與待折彎產品接觸,配合動力裝置完成折彎作業。
為了提高產品平面度,保證折彎質量,同時保證在折彎時不對產品造成損傷,選用的上脫板壓料入塊硬度不宜過高也不宜過低,所述上脫板壓料入塊硬度高于上脫板硬度且略低于產品硬度。
為了提高折彎精度,所述上脫板壓料入塊下平面具有與產品外形相匹配的弧形,可根據需要隨時更換上脫板壓料入塊。
為了減緩沖擊,提高設備使用壽命,所述上壓板組件可伸縮地與所述上夾板組件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萊克福斯彈簧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經萊克福斯彈簧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3947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