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痤瘡的外用藥液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39387.6 | 申請日: | 2020-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690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賈晉科;賈一凡 | 申請(專利權)人: | 賈晉科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 | 分類號: | A61K36/90;A61K36/896;A61P17/10;A61K33/04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維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茹牡花 |
| 地址: | 047105***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痤瘡 外用 藥液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痤瘡的外用藥液及其制備方法。以大黃、芒硝、皂刺、赤勺、紅花、蒲公英、黃芩、黃柏、黃連、金銀花、苦參、土茯苓、蒼術、甘草。制備方法是將上述重量份數的原料藥置于砂鍋中,加水500ml,浸泡1小時,武火煎煮至水沸后,改文火慢煎,熬至100ml的藥液,過濾后得到外用藥液。本發明治療后不易復發、治療效果明顯,在治療中不傷及肌體,無副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痤瘡的外用藥液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痤瘡也稱為青春痘,面部痤瘡就是臉上長青春痘,這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一般多見于青少年,當然面部痤瘡也沒有年齡限制。
面部痤瘡有很多種類型,面部粉刺、丘疹、膿皰、結節等多形性皮損為主。臨床表現以好發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膿包、結節等多形性皮損為特點。痤瘡的發生主要與皮脂分泌過多、毛囊皮脂腺導管堵塞、細菌感染和炎癥等因素密切相關。痤瘡易發,由于生活中面部頸部等區域極易接觸細菌,細菌感染不易杜絕,因此痤瘡往往不易治愈,病程長,長期則易導致人面部痤瘡多發,嚴重的還會化膿,因此面部痤瘡需要及時進行治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護膚品對痤瘡只是輔助護理。常見的西醫治療痤瘡的方法有:硫磺、局部激素注射、維生素酸、過氧化苯治療等方法,但是一般只治標不治本,一旦停用,容易反復,且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不能根本上治療痤瘡、青春痘等。
發明內容
基于以上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痤瘡的外用藥液。本發明還提供外用藥液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為治療治療痤瘡、青春痘而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治療痤瘡的外用藥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
大黃10~20份、芒硝30~50份、皂刺20~30份、赤勺20~25份、紅花15~25份、蒲公英20~30份、黃芩10~20份、黃柏15~25份、黃連10~20份、金銀花20~30份、苦參45~60份、土茯苓45~60份、蒼術15~30份、甘草20~25份。
優選地,所述治療痤瘡的外用藥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
大黃20份、芒硝50份、皂刺30份、赤勺20份、紅花25份、蒲公英30份、黃芩20份、黃柏25份、黃連20份、金銀花30份、苦參50份、土茯苓60份、蒼術25份、甘草20份。
所述一種治療痤瘡的外用藥液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上述重量份數的原料藥置于砂鍋中,加水500ml,浸泡1小時,武火煎煮至水沸后,改文火慢煎,熬至100ml的藥液,過濾后得到外用藥液。
所述治療痤瘡的外用藥液的使用方法:將外用藥液用醫用棉紗布塊浸敷,清潔皮膚后敷至患處,每日兩次,每次半小時到一小時,一個月為一療程,連用一至三療程。
以下對本發明外用藥液中的各組分藥理藥性進行說明:
大黃: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經,瀉下攻積,清熱瀉火,解毒,消癰,活血化淤,用于熱毒,瘡瘍。
芒硝:有清熱通便,預防治療結石,消腫止痛,抗消炎的作用。
皂刺:辛溫,歸肝胃,消腫排膿,治癰瘍腫毒,瘡癬麻風。
赤勺:清熱涼血、散瘀止疼。
紅花:活血通經,祛瘀止痛。
蒲公英:苦,甘,寒,歸肝胃經,功效清熱解毒,善治熱毒,臃腫,瘡瘍。
黃芩:清熱解毒、清熱燥濕。
黃柏:生用性寒苦燥,瀉火解毒,清熱燥濕。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金銀花:清熱解毒。
苦參:苦,寒,歸心,肝,腎,大腸,膀胱經,功效清熱燥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賈晉科,未經賈晉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3938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