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動力電池加熱模組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39339.7 | 申請日: | 2020-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266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譚化兵;潘智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宇航派蒙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3/00 | 分類號: | H05B3/00;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57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86 | 代理人: | 肖淑芳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源***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動力電池 加熱 模組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動力電池加熱模組,包括:導電發熱結構件,所述導電發熱結構件包括石墨烯發熱體、兩個銅電極和兩個銀電極,所述石墨烯發熱體包括具有兩個端頭的圖案化的石墨烯導熱膜,每個端頭分別與一個銀電極的一端連接,銀電極的另一端連接一個銅電極;上絕緣膜和下絕緣膜,所述電發熱結構件被上、下絕緣膜封裝其中,所述上、下絕緣膜內表面分別設有上、下膠層,用于粘結所述電發熱結構件;和電極端子,用于連接引線,所述上絕緣膜及上膠層開設有兩個端子孔,兩個銅電極通過兩個端子孔裸露出來,形成兩個電極端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動力電池的加熱功能結構件。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全球人類環保意識的增強,新能源汽車產業獲得加速發展。 在新能源汽車中,主流技術為采用動力鋰電池組作為汽車動力來源。然而, 動力鋰電池組有個致命弱點,在低溫下啟動和使用困難,且低溫環境嚴重影 響電池組使用壽命和續航時間。因此,動力鋰電池組必須進行有效熱管理, 在低溫環境使用,需要進行加熱處理。
傳統為動力電池組進行加熱的產品為合金發熱膜及模組,這種發熱產品 的制造方法通常采用濕法刻蝕合金材料的辦法,形成發熱體,隨后封裝于兩 層絕緣薄膜之間。合金發熱膜及模組主要存在如下幾個問題:首先,合金發 熱材料,遠紅外效率差,其溫度傳遞路徑基本以熱傳導為主,即直接從發熱 體表面傳遞到電池外殼表面,加熱效率較差;其次,合金發熱體,其發熱均 勻性較差;最后,合金發熱體制造過程有較大污染,對環境危害較大。
背景技術部分的內容僅僅是發明人所知曉的技術,并不當然代表本領域 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問題中的一個或多個,提供了一種動力 電池加熱模組,包括:
導電發熱結構件,所述導電發熱結構件包括石墨烯發熱體、兩個銅電極 和兩個銀電極,所述石墨烯發熱體包括具有兩個端頭的圖案化的石墨烯導熱 膜,每個端頭分別與一個銀電極的一端連接,銀電極的另一端連接一個銅電 極;
上絕緣膜和下絕緣膜,所述電發熱結構件被上、下絕緣膜封裝其中,所 述上、下絕緣膜內表面分別設有上、下膠層,用于粘結所述電發熱結構件; 和
電極端子,用于連接引線,所述上絕緣膜及上膠層開設有兩個端子孔, 兩個銅電極通過兩個端子孔裸露出來,形成兩個電極端子。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在下絕緣膜外表面設置有第一導熱雙面膠層。 優選地,所述第一導熱雙面膠層的厚度≥100微米,優選為200-500微米; 優選地,所述第一導熱雙面膠層的縱向導熱系數需>1.5W/(m·K);
優選地,所述第一導熱雙面膠層的表面設有保護層。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所述第一導熱雙面膠層表面設有石墨烯導熱膜, 所述石墨烯導熱膜表面設有第二導熱雙面膠層;優選地,所述第二導熱雙面 膠層的厚度≥100微米,優選為200-500微米;優選地,所述第二導熱雙面 膠層的縱向導熱系數需>1.5W/(m·K);
優選地,所述第二導熱雙面膠層的表面設有保護層。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所述端子孔處裸露的銅電極分別連接有引線, 所述端子孔采用絕緣密封膠封合。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所述圖案化的石墨烯導熱膜的圖案為首尾相連 的U型結構,所述石墨烯導熱膜的兩個端頭平行且指向同一方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宇航派蒙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宇航派蒙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3933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