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綜掘面截割粉塵發生器及測試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37723.3 | 申請日: | 2020-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380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07 |
| 發明(設計)人: | 于海明;楊先航;程衛民;周剛;聶文;陳連軍;劉國明;謝瑤;彭慧天;侯傳根;王玉環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99/00 | 分類號: | G01M99/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知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76 | 代理人: | 曹麗 |
| 地址: | 266590 山東省青島***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綜掘面截割 粉塵 發生器 測試 方法 | ||
1.一種綜掘面截割粉塵發生器,其包括模擬搖臂,該模擬搖臂上設置有交流伺服電動機,該交流伺服電動機上設置有動力輸出軸,其特征在于,該動力輸出軸上設置有封閉式圓柱殼體,該封閉式圓柱殼體上設置有剛性骨架,剛性骨架的前端設置有薄圓盤,剛性骨架與薄圓盤之間布置有篩網,封閉式圓柱殼體、剛性骨架、薄圓盤與篩網形成模擬截割頭外表面;模擬截割頭外表面內布置有套筒,該套筒的一端通過第一軸承布置在封閉式圓柱殼體上,另一端穿過薄圓盤,所述的另一端與薄圓盤通過第二軸承相聯接,所述的另一端通過一加固鋼架固定在上述模擬搖臂上;該套筒在朝向豎直向下方向的一側設置有若干個排塵條隙,上述另一端上布置有送塵機構;隨模擬截割頭外表面轉動,粉塵通過上述若干個排塵條隙持續、定量的沿模擬截割頭外表面均勻發塵;
上述送塵機構包括送塵軸,送塵軸上設置有螺旋葉片,送塵軸沿套筒的軸向布置在套筒內,送塵軸通過第三軸承與套筒相聯接;所述的另一端上設置有送塵管,送塵管上設置有儲塵罐,送塵管內設置有轉動葉輪,該轉動葉輪的轉軸從送塵管一側穿出,該轉軸穿出的端頭上設置有從動齒輪;
所述另一端的端頭上設置有驅動電動機,送塵軸上設置有驅動齒輪,驅動電動機的動力軸與送塵軸相連接,從動齒輪與驅動齒輪相嚙合;
儲塵罐內的粉塵通過送塵管落下,粉塵隨送塵軸的轉動,將落入套筒的粉塵向套筒另一端持續、定量的輸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綜掘面截割粉塵發生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儲塵罐由圓柱形和漏斗形組成,整體高度為200~300mm,漏斗形部分的斜度為45°~70°,圓柱形部分高度為150mm,內徑為150mm;儲塵罐配置有蓋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綜掘面截割粉塵發生器,其特征在于,上述交流伺服電機配置有PLC控制器,該PLC控制器配置有PLC控制顯示器。
4.一種使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綜掘面截割粉塵發生器的測試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設定交流伺服電動機的轉速、時間參數,通過動力輸出軸帶動模擬截割頭外表面轉動;
待轉動穩定后,啟動連接在套筒末端的驅動電動機;驅動電動機通過驅動齒輪帶動轉動葉輪轉動,將儲塵罐內落下的粉塵打散,并帶動套筒內送塵軸轉動,送塵軸上的螺旋葉片推動落入套筒內的粉塵持續、定量的向套筒另一端輸送;
粉塵在重力作用下經過排塵條隙時均勻排出;
在離心力和內部旋流作用下,粉塵透過篩網擴散到空氣中,持續、定量的沿模擬截割頭外表面均勻發塵;并記錄相關測試數據,直至模擬測試完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科技大學,未經山東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3772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