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速通信線纜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37311.X | 申請日: | 2020-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642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7 |
| 發明(設計)人: | 劉雅樑;方新春;楊吉;楊鳳泉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迅工業(蘇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7/17 | 分類號: | H01B7/17;H01B11/00;H01B11/18;H05K9/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國誠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王麗 |
| 地址: | 215332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速 通信 線纜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速通信線纜,屬于高速數據傳輸的技術領域。本發明的高速通信線纜包括一對并排平行設置的導體,每個導體的外圍包覆或涂覆有絕緣材料,絕緣材料的外圍依次包覆有復合屏蔽膜和外護;所述復合屏蔽膜包括塑料基體和濺射沉積在所述塑料基體上下表面的鋁層。本發明的高速通信線纜不僅具有低的時延差、而且截止頻率高,屏蔽衰減性能優異。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速數據傳輸的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高速通信線纜。
背景技術
通信線纜是傳輸電話、電報、傳真文件、電視和廣播節目、數據以及其它電信號的電纜,其具有通信容量大、傳輸穩定性高、保密性好、少受自然條件和外部干擾影響等優點,提供了可靠的數據傳輸介質。眾所周知,通信線纜可用于近距音頻通信和遠距的高頻載波和數字通信及信號傳輸。
隨著5G技術、云技術和物聯網的發展,需要能夠以更快的速度傳輸數據的高速通信線纜。眾所周知,光纖通信線纜能夠提供低衰減和低誤碼率的數據傳輸,能夠為遠距離和高數據速率傳輸提供最優的數據速率和穩定性,但是光纖通信線纜為有源系統且需要配置收發器,導致成本居高不下,為此在短距離應用中,現有技術中通常采用無源的高速通信線纜作為替代方案。高速通信線纜端采用和光模塊接口一樣的接頭,但無源的高速通信線纜的連接器模塊沒有昂貴的光學激光器和其他電子元件,從而在短距離應用中大大地節約了成本和功耗,作為一種替代的低成本的高速數據通信解決方案已經廣泛應用于高速存儲、核心路由器、高速以太網等數據中心互連等場景中。
現有技術中提供了以并行關系排列的兩個分開絕緣的導體(例如實心鍍銀銅),其外提供有屏蔽結構,為了提高屏蔽效果,現有技術中通常采用鋁箔+鋁線編織的復合屏蔽結構,但這也增加了電信號的衰減,導致低的截止頻率(suck out)。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速通信線纜。
本發明的高速通信線纜,包括一對并排平行設置的導體,每個導體的外圍包覆或涂覆有絕緣材料,所述絕緣材料的外圍依次包覆有復合屏蔽膜和外護層;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屏蔽膜包括塑料基體和濺射沉積在所述塑料基體上下表面的鋁層。
其中,所述單面鋁層的厚度為3~30μm,優選為3~10μm。
其中,在所述塑料基體31與所述鋁層32之間濺射沉積有NiAl合金層。
其中,所述NiAl合金層的厚度為0.1~2.0μm,優選為0.2~1.0μm。
其中,所述NiAl合金層中,Ni的含量為30wt%~50wt%。
其中,在所述鋁層的外表面濺射沉積有厚度為0.1~2.0μm的錫層,所述錫層的厚度優選為0.2~1.0μm。
其中,在所述復合屏蔽膜和外護層之間設置有兩根平行的排流線。
其中,所述導體為鍍錫軟圓銅線、鍍銀軟圓銅線或鍍鎳軟圓銅線,優選為鍍銀軟圓銅線。
其中,所述絕緣材料為聚氯乙烯、聚乙烯、交聯聚乙烯、泡沫聚乙烯、聚丙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聚偏二氟乙烯或聚酰亞胺。
其中,所述外護層由聚氯乙烯、交聯聚氯乙烯、阻燃聚氯乙烯、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聚四氟乙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或聚酯制成,優選為熱熔聚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高速通信線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高速通信線纜不僅具有低的時延差、而且截止頻率高,屏蔽衰減性能優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高速通信線纜的3D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高速通信線纜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迅工業(蘇州)有限公司,未經華迅工業(蘇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3731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