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直流轉換開關避雷器電阻片極限能量耐受試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36031.7 | 申請日: | 2020-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2206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31 |
| 發明(設計)人: | 盧文浩;韋曉星;楚金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超高壓輸電公司檢修試驗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1R31/12 | 分類號: | G01R31/12 |
| 代理公司: | 廣州科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鄧潮彬;黃培智 |
| 地址: | 510663 廣東省廣州市蘿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直流 轉換開關 避雷器 電阻 極限 能量 耐受 試驗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直流轉換開關避雷器電阻片極限能量耐受試驗方法,該方法主要包括初始值測量步驟、能量注入試驗步驟以及試驗判斷步驟,通過本發明提出的避雷器電阻片極限能量耐受試驗方法,采用與實際工況一致的試驗電壓、電流波形以及根據不同的試驗結果來開展不同輪次的試驗操作步驟,獲取直流轉換開關避雷器電阻片極限能量耐受值,可為直流轉換開關避雷器提供能量設計依據,保證直流轉換開關避雷器能量吸收能力滿足工程需求,減少直流轉換開關避雷器因能量配置不足導致的故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專利涉及高壓檢修設備,具體涉及一種直流轉換開關避雷器電阻片極限能量耐受試驗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轉換開關避雷器要吸收能量大,使用的電阻片數量巨大,電阻片存在一定的分散性,找到電阻片的極限能量關系到避雷器設計的能量裕度及運行的可靠性。而常規避雷器能量極限吸收能力是按2ms方波來考核的,與實際轉換開關上沖擊電流波形完全不同,實際能量等效性存在差異,從而導致試驗的結果無法保證直流轉換開關避雷器能量吸收能力滿足工程需求,直流轉換開關避雷器因能量配置不足導致的故障。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直流轉換開關避雷器電阻片極限能量耐受試驗結果不準確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直流轉換開關避雷器電阻片極限能量耐受試驗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直流轉換開關避雷器電阻片極限能量耐受試驗方法,包括:
初始值測量步驟:選取不少于30片新電阻片作為試品,測量所有試品的直流1mA參考電壓、0.75倍參考電壓下的漏電流和操作500A沖擊電流下的殘壓,記錄為初始值;
能量注入試驗步驟:對N個試品分別開展能量注入試驗,每只試品試驗共計67組,每組包括3次能量注入試驗,每組之間試驗間隔以試品冷卻至環境溫度為準,每次試驗間隔不超過設定的時間;分別在多個組別完成能量注入之后,測量試品的直流1mA參考電壓、0.75倍參考電壓下的漏電流,操作500A沖擊電流下的殘壓,并記錄;即完成第1輪試驗;
第1輪試驗時,電阻片注入能量為Q1;第2輪試驗時,電阻片注入能量為Q2,以此類推,第n輪試驗時,電阻片注入能量為Qn;
試驗判斷步驟:
若第n輪試驗未通過,且未通過試驗試品數量超過1只,則跳轉初始值測量步驟,開展第n+1輪能量耐受試驗,注入能量為Qn+1=(1-10%)Qn;
若第n輪試驗未通過,且未通過試驗試品數量僅為1只,則跳轉初始值測量步驟,開展第n+1輪能量耐受試驗,注入能量為Qn+1=Qn;
若第n輪試驗通過,且|(Qn-Qn-1)/Qn-1|5%,則跳轉初始值測量步驟,開展第n+1輪能量耐受試驗,注入能量為Qn+1=(1+10%)Qn;
若第n輪試驗通過,且|(Qn-Qn-1)/Qn-1|≤5%,則試驗結束,確認電阻片極限能量耐受能力Q=(Qn+Qn-1)/2;
其中,N和n均為正整數;
所述能量注入試驗步驟分別在兩種以上波長的試驗波形下進行。
進一步地,所述能量注入試驗步驟依次在10ms,40ms,70ms,100ms,150ms,200ms,300ms波長的7種試驗波形下進行。
進一步地,所述試驗波形包括電壓和電流波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超高壓輸電公司檢修試驗中心,未經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超高壓輸電公司檢修試驗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3603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