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微位移平臺的納米定位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35495.6 | 申請日: | 2020-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7924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13 |
| 發明(設計)人: | 楊志韜;宋顯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B11/06 | 分類號: | G01B11/06;G01B11/02;G01N21/552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偉晨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榮玲 |
| 地址: | 15008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位移 平臺 納米 定位 控制系統 | ||
1.一種用于微位移平臺的納米定位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SPR定位傳感器(2-1)、掃描探頭(2-2)、掃描平臺(2-3)、控制器(2-4)和上位機(2-5),所述SPR定位傳感器(2-1)與掃描探頭(2-2)裝配在一起,SPR定位傳感器(2-1)通過信號線與上位機(2-5)建立連接,掃描探頭(2-2)固定在掃描平臺(2-3)上,掃描平臺(2-3)與控制器(2-4)建立信號傳輸實現控制掃描平臺(2-3)的升降,控制器(2-4)與上位機(2-5)連接,整個系統構成納米定位的閉環控制系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用于微位移平臺的納米定位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SPR定位傳感器(2-1)包括光源(1-1)、棱鏡(1-2)、金屬薄膜(1-3)和光強接收器(1-4),棱鏡(1-2)的工作面鍍有金屬薄膜(1-3),光源(1-1)發出激光經棱鏡(1-2)入射至金屬薄膜(1-3)上,金屬薄膜(1-3)反射光源(1-1)發出的激光并由光強接收器(1-4)接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用于微位移平臺的納米定位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薄膜(1-3)為金膜或銀膜。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微位移平臺的納米定位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1-1)發出的激光入射到金屬薄膜(1-3)上的入射角度范圍為:10-50°。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用于微位移平臺的納米定位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薄膜(1-3)的厚度為50nm的金膜。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用于微位移平臺的納米定位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SPR定位傳感器(2-1)的探測表面與掃描探頭(2-2)掃描平面共面。
7.一種用于微位移平臺的納米定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SPR定位傳感器(2-1)與掃描探頭(2-2)裝配在一起,保證SPR定位傳感器(2-1)表面與掃描探頭(2-2)掃描平面共面,SPR定位傳感器(2-1)與掃描探頭(2-2)共面是為了更好地利用納米定位技術測出與待測材料之間的距離,然后再將SPR定位傳感器(2-1)與上位機(2-5)連接,掃描探頭(2-2)與掃描平臺(2-3)連接,并與掃描平臺控制器(2-4)連接,控制器(2-4)與上位機(2-5)連接;
步驟二:將掃描探頭(2-2)和掃描平臺(2-3)在控制器(2-4)控制下向待測材料(2-6)表面移動到1微米以內時,定位傳感器(2-1)的SPR信號發生變化,通過SPR信號實時計算定位傳感器(2-1)的探測面與待測材料(2-6)表面之間的距離d值,當d值達到掃描距離要求時,定位傳感器(2-1)發出反饋信號,反饋信號傳給上位機(2-5),上位機(2-5)再將信號傳給控制器(2-4),此信號控制掃描平臺(2-3)停止移動,從而實現根據掃描探頭(2-2)與待測材料(2-6)表面之間的距離的納米級定位閉環控制,從而實現掃描探頭的非接觸式掃描測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理工大學,未經哈爾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3549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