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命名空間的Docker文件訪問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35364.8 | 申請日: | 2020-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9690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曉娜;劉凱;李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中軟華泰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9/455 | 分類號: | G06F9/455;G06F21/6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劉宇輝 |
| 地址: | 100093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命名 空間 docker 文件 訪問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命名空間的Docker文件訪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將Docker安裝在宿主機中,通過管理員在管理平臺配置安全訪問策略;S2:將安全訪問策略下發至宿主機;S3:接收安全訪問策略;S4:利用安全訪問策略控制宿主機中的訪問關系;S5:進行Docker白名單維護;S6:進行Docker進程訪問控制。本發明所提出的對于Docker內部文件訪問控制方法屬于一種“命名空間隔離的安全”技術,命名空間提供了最基礎也最直接的隔離,實現了對Docker內部文件的強制訪問控制。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Docker文件安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命名空間的Docker文件訪問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在當前云平臺技術迅速發展的環境下,服務器的負載、維護和能耗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云平臺資源的管理效率。Docker的出現提高了云平臺資源的管理效率,加快了應用的開發、部署和維護。Docker是一種重視安全的容器技術,在很多方面都提供了強大的安全性配置,包括容器root用戶的Capability能力限制、Seccomp系統調用過濾、Apparmor的MAC訪問控制、ulimit限制、pid-limits的支持和鏡像簽名機制等。
當前Docker內部的程序可以訪問主機的文件,宿主機程序也可以訪問Docker內部的文件,這就造成了Docker容器內部安全隱患,攻擊者一旦突破宿主機的防御,便能夠輕而易舉的訪問Docker容器內部文件,竊取或篡改文件數據,給用戶和使用者造成損失。對此,本專利提出了一種對Docker內部的文件進行強制訪問控制的方法,以保證Docker容器內部文件的訪問安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Docker容器內部文件的訪問安全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命名空間的Docker文件訪問控制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命名空間的Docker文件訪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Docker安裝在宿主機中,通過管理員在管理平臺配置安全訪問策略;
S2:利用管理平臺將安全訪問策略下發至安裝有Docker的宿主機;
S3:由宿主機中的客戶端代理接收安全訪問策略;
S4:利用安全訪問策略控制宿主機中的訪問關系;
S5:對控制訪問關系后的宿主機進行Docker白名單維護;
S6:對完成白名單維護后的Docker進行Docker進程訪問控制,完成Docker文件訪問控制流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所提出的對于Docker內部文件訪問控制方法屬于一種“命名空間隔離的安全”技術,命名空間提供了最基礎也最直接的隔離,實現了對Docker內部文件的強制訪問控制。同時由管理平臺下發作用于客戶端內核級的安全策略,根據命名作用于對Docker容器內的文件進行安全訪問控制,維護Docker容器內部文件安全,安全可靠;且支持服務器文件權限和Docker內部文件權限。
進一步地,步驟S1中,安全訪問策略為宿主機中程序和文件的訪問關系,每個安全訪問策略都對應一個“Docker鏡像:鏡像ID”的域名。
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本發明中,對于Docker內部文件,采用域名的方法來進行強制訪問控制;域名就是Docker容器的“Docker鏡像:鏡像ID”,程序和文件都要冠以域名;程序和文件的訪問關系就是安全訪問策略;每個安全訪問策略都有一個域名;域名相同的程序和文件才能進行訪問,否則不能訪問;所有的訪問控制機制都是要在一個域名之內方能起作用,否則拒絕訪問。
進一步地,步驟S5包括以下子步驟:
S51:通過采集命令“Apphash”啟動Docker白名單掃描流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中軟華泰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中軟華泰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3536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