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信號傳輸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35357.8 | 申請日: | 2020-05-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7080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魯奇;呂瑞;唐先鋒;李昆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P5/08 | 分類號: | H01P5/08;H01P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趙小霞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信號 傳輸 組件 | ||
1.一種信號傳輸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介質模式轉換結構,所述介質模式轉換結構的延伸軸線上的兩端分別形成一個尖端部;
與每個尖端部分別對應的空心信號傳輸線,每個尖端部的至少部分長度插接于對應的空心信號傳輸線中,且每個尖端部的側面與對應的空心信號傳輸線的內壁抵接;
所述介質模式轉換結構的相對介電常數分別大于或等于每個空心信號傳輸線的相對介電常數;
所述介質模式轉換結構的兩個尖端部之間形成有一個過渡圓柱段,其中,所述過渡圓柱段以所述延伸軸線為中心軸,且所述過渡圓柱段的圓周面分別與所述兩個尖端部的側面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信號傳輸組件,其特征在于,每個尖端部為以所述延伸軸線為旋轉軸的旋轉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信號傳輸組件,其特征在于,每個尖端部具有遠離另一個尖端部的自由端和靠近另一個尖端部的尾端;
在每個尖端部中,所述尖端部的自由端的外徑小于所述尖端部的尾端的外徑,由所述自由端至所述尾端的方向,每相鄰兩個橫截面中,后面一個橫截面的外徑大于或等于前面一個橫截面的外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信號傳輸組件,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個尖端部中,
沿每個尖端部的自由端至尾端的方向,所述尖端部包括多個間隔分布的第一漸變段,且每個第一漸變段外徑較小的一端朝向所述自由端;
每相鄰兩個第一漸變段之間設有一個第一圓柱段,每個第一圓柱段的圓周面與相鄰的第一漸變段的側面連接,其中,每個第一漸變段和每個第一圓柱段均以所述延伸軸線為中心軸;
與所述尖端部對應的空心信號傳輸線套設于其中一個第一圓柱段的圓周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信號傳輸組件,其特征在于,每個第一漸變段的母線為直線。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信號傳輸組件,其特征在于,每個包括第一圓柱段的尖端部中,外徑最大的第一圓柱段的外徑d1滿足:
其中,fc表示所述尖端部配合的空心信號傳輸線對應的電磁波截止工作頻率,c表示真空下的光速,DK2表示所述介質模式轉換結構的相對介電常數。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信號傳輸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尖端部中,
每個尖端部形成一個第二漸變段,其中,所述第二漸變段外徑較大的一端朝向另一個尖端部。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信號傳輸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漸變段為圓錐。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信號傳輸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漸變段的最大外徑d2滿足:
其中,fc表示所述尖端部配合的空心信號傳輸線對應的電磁波截止工作頻率,c表示真空下的光速,DK2表示所述介質模式轉換結構的相對介電常數。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信號傳輸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漸變段的側面為曲面。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信號傳輸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為凸面或者凹面。
12.根據權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信號傳輸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漸變段的母線為雙曲線或者拋物線。
13.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信號傳輸組件,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個尖端部中,
沿每個尖端部的自由端至尾端的方向,所述尖端部包括多個相鄰的第二圓柱段,且每相鄰的兩個第二圓柱段中,后面一個第二圓柱段的外徑大于前面一個第二圓柱段的外徑,其中,每個第二圓柱段均以所述延伸軸線為中心軸;
與所述尖端部對應的空心信號傳輸線套設于其中一個第二圓柱段的圓周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3535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